徐志摩的简介资料20字精品好句55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徐志摩的简介资料20字 1、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

徐志摩的简介资料20字

1、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徐志摩的简介资料20字)。

2、泗水人,拍家乡景,啦家乡呱,叙家乡事,赞家乡人。

3、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还没中断 。

4、他跟我见面的那一次,我住在东京上野酒店,他带了一个笔记本,就像考试一样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他看了《中国书法》杂志,因为我是《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所以他提了很多问题。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次交流中间,他忽然提到,他发现我除了我对中国了解,对日本也比较了解,所以我谈到日本的中国汉学界的一些事情,讲到了青木正儿,青木正儿就是研究中国元杂剧的一个中国学者。青木正儿是他们老师辈的老师,他忽然发现我对一个日本的文化有所了解。也就是说非常尊重日本文化。

5、“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他连连摆手,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

6、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7、 徐志摩人缘是很好广游甚广,美女见的也多,所以他不喜欢的人,你对他再关怀备至他也无所感念。

8、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9、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10、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1、在天津一年的求学生活虽然短暂,但却对徐志摩此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夜困守在大沽口外:/绝海里的俘虏,/对着忧愁申诉……”诉说的正是他对天津的回忆。文中表现出的痛恨战乱、追求自由的现实主义家国情怀无比浓烈,让他在用唯美的诗篇歌咏真善美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目光留在了底层百姓的身上。

12、  切尔卡斯基同时也指出,在英国,“志摩……还变成了一位西方民主的捍卫者。”他的革命热情仅仅局限于争取“思想自由”和“智力自由”。他爱好和平,反对暴力,崇尚人道。

13、在80年代的时候,在日本书法界还流行一个什么论调呢?——学习书法还是要到我们日本来。为什么?二战以后日本兴起了很多书法界的巨头的社团。中国书法家协会1991年成立的时候,日本的全日本书法联盟赠送了中国5万块钱会议费,我们召开会议。因为他们希望中国赶快成立一个协会,可以对等交流,所以他们给我们出钱,给了5万块人民币,筹备我们第一次书协代表大会,可见当时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14、当然,对于林徽因最终未能与徐志摩结为伉俪,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许是其中之但外界确实很少提到。不久,我写《徐志摩传》的部分章节在杂志上发表了,陈先生看过之后对我说:“你写的还都比较真实。”

15、................................................

16、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鲁中南的泗水小城度过的,阅读的第一首徐志摩的诗歌居然不是《再别康桥》,而是《偶然》。如同这首诗歌的题目一样,我读到这首诗是在1985年一个深秋的夜晚,电影院散场后人流熙熙攘攘的街边书报亭边,我翻阅浏览最新的一期《读者文摘》(那一年《读者文摘》尚未改名为《读者》),该诗短小清新而意蕴隽永。《偶然》是徐志摩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首现代短诗。此诗氤氲流露了诗人对人生、情感、邂逅、因缘的深切感悟和哲思,他于其中表达了对爱情、自由、青春与诗意的稍纵即逝的由衷感叹,也展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和诗意人生的眷顾、怀念、惋惜之情。此诗立足于男女之情,却能超越于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和回想曲,充满情趣、哲理、深意和风致。全诗两段十行,尺水兴波,上下节格律珠联璧合,不但珠润玉圆字字珠玑朗朗上口而且余音袅袅,怅惘与开阔相得益彰,风神委婉,溢于言外。当时正处于少男朦胧懵懂的十一岁的我,一下子被该诗击中了青春之心。因为此诗篇幅短小,我读了几遍,竟然当场背了下来。多年后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才慢慢知道,此诗乃是诗人徐志摩偶遇林徽因时于伦敦时所写,昔时徐志摩邂逅林徽因,燃起爱情火焰,诗作之灵感如天籁之音,一气呵成,堪称佳作。该诗初载于1926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目盲的老者唱出来,更具苍凉、沧桑之美。

17、  切尔卡斯基称徐志摩的诗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满腔热情而又充满智慧。他的诗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诗人注重中国传统和诗歌规则并再创了西方诗歌的新形式,其诗歌引人遐思,具有极强的美感。

18、目前所见,最早谈及徐志摩与林徽因“小误会”的,是《徐志摩年谱》。年谱是陈从周所撰,1949年出版,算是陈先生一谈徐林“小误会”。

19、康河出版社:九十年代初,您与日本的学者接触,觉得他们和中国的书法家或学者在书法研究势头上面有什么不一样?

20、然而年谱并未举证材料,以后的袭用此说的众多文章、著述也均无徐林相恋的确凿材料。

21、刘正成:在推出第一期《中国书法杂志》后,我们马上搞了一个中青展。我跟启功先生商量这个中青展怎么组织,我想请他做评委主任。他说中青年的事情中青年来办,他就只当顾问委员会主任。这样的意思就是放开手,让我们比较年轻的一代来主持这个书展。所以二届中青展,实际就是第一届的中青征集展览,全国普遍征集来稿以后,组成评委会,由当年的中青年沈鹏做主任。沈鹏也是一个比较革新的书法家。像我这样的做组委会的副主任,从全国各地遴选了很多书法家做评委。当时最年轻的书法家就是陈振濂,他刚刚30岁,就当了中青展的评委了。我当时是40岁,沈鹏是50岁多一点,还有孙伯翔,林鹏,马世晓,他们都是50岁多一点的书法家。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开拓创新的评委班子。这样一个展览,这样一个趋势,就有点像日本的青山杉雨,或者是手岛右卿。

22、后来,徐志摩受桃色新闻困扰,为了躲避风头正劲的流言(著名诗人徐志摩爱上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志摩选择了出游欧洲。此次出游,也有泰戈尔的邀请,他希望能在意大利见到徐志摩。

23、刘正成:日本书法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有两个重大的事件。第一个是建立现代的艺术社团。中国在文革以前的时间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书法社团,只是一些自发性的书法组织。比如上海有一个书法研究会,这不是一个庞大的现代社团,而是以前结社的形式。改革开放以后,日本书法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以现代社团的形式成立各个省的协会,并定期组织展览,进行交流。

24、1910年,14岁的志摩考入全国闻名的杭州府中。中学时代,徐志摩最崇拜的偶像是当时杰出的改革家和教育家梁启超。年轻的志摩爱上了他的著作,并力图模仿他的文风,深受这位导师的思想影响。

25、  第康桥文化培育了徐志摩的思维方式,确立了其政治观、艺术观与人生观。徐志摩在英国结交了许多卓越的朋友,结识了各种文学流派的作家,研究了英国浪漫派作家的作品。这为其之后的艺术创作播种了“灵感”,奠定了基础。英国的朋友们“对志摩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所给予的影响,不亚于剑桥的大自然对他的影响”。通过剑桥,“他获得并巩固了自己的‘单纯信仰’”。

26、徐志摩逝世后,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

27、孙琴安(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同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杜甫学会、徐志摩学会顾问、中国旅游学会会员等。研究有:《唐代绝句流变》、《刘禹锡及其文学成就》等。

28、六岁到十一岁,志摩从师查氏,随同其读四书五经。童年时的志摩是一个好动,好思,好玩,好说的孩子。他对读书不感兴趣,却热爱大自然,经常一个去森林探险。他热爱生活,称"生活应该是艺术的"。

29、大约过了三四年,有一次旧事重提,他(陈从周,下同)才实话实说:“上次你提这个问题,我没能告诉你,是因为林徽因的两个姑妈还活着,现在她的姑妈已去世,我可以告诉你了。”

30、陈从周先生“再谈”徐林“小误会”,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

31、年谱一九二二年系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异一条有文:“从周再案,是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故志摩出是举(按,指离异)……后以小误会,两人(按,指徐、林)暂告不欢。”

32、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在英国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徐志摩改变了想法,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33、“徐章垿(徐志摩原名),浙江第一中学毕业,沪江大学正科修业。民国六年七月补习半年期满,经入校试念,及格。”天津大学档案馆珍藏的学籍册里记录着徐志摩的入学情况。1916年,20岁的徐志摩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法律预科学习,选修《逻辑学》《心理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等课程,虽然课程都是英文授课,但是他的成绩很优异。他一年后因为北洋法科并入北京大学而入北大。

34、现已出版著作《中国评点文学史》、《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唐诗五律诗精评》、《唐代律诗探索》、《中国性文学史》(上、下)、《毛泽东与名人》(上、下)、《唐诗与政治》、《现代诗四十风格论》、《徐志摩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名家读书法》(上海辞书出版社) 、《毛泽东与著名艺术家》、《性文学十讲》、《名人谈性》等二十余部,其中获奖七部。

35、 这几年,我业余喜欢临摹名人字画颐养性情,徐志摩的书法,我经常在风雨朝夕和夜阑人静时反复临摹。“字者,心之画也”,徐志摩的诗名实在太过显赫,这几乎掩盖和遮蔽了他在学术、散文、戏剧、小说、翻译、书法等方面的才艺。当我们翻开徐志摩的一些诗稿、对联、扇面、条幅等书法作品后,吃惊之余不禁大叹:要论及书法,徐志摩丝毫不逊于五四文人中的同辈高手。徐志摩的祖父徐元衡精于书法翰墨,其伯父徐蓉初是清末藏书家,对书画也颇有研究和造诣。幼时的徐志摩先后得到秀才孙荫轩、贡生查诗溥、桐城派古文家张树森等乡宿名儒的启蒙指导,受到很好的旧诗词和书法的训练。展卷一览,徐志摩的书风和他的诗人气质珠联璧合,自然洒脱,天马行空,如行云流水。仔细揣摩,又感觉他的书法法度严谨,训练有素。刘熙载认为,书法以“士气”为妙品,苏东坡也说:“退笔如冢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徐志摩博览群书,游历四方,学贯中西,贯通古今,再加上诗人的飘逸灵动,遂成就了他的卓尔不群的书风。

36、胡适曾说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三个。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徐志摩的思想中还有一种朴素的平民思想。在这种单纯信仰下,徐志摩对爱的求索也就显得好事多磨。徐志摩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位夫人是张幼仪,第二位是陆小曼,这里(旧居)真实地记录了两次婚姻的过程。

37、康河出版社:那么过去二三十年里,中国在书法创新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您是怎么看待「现代派书法」这种中国超越传统之后的创新书法的?中国目前最新潮的书法潮流,有没有被主流的书法圈所接受?

38、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扩展资料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39、  切尔卡斯基认为,徐志摩的风景抒情诗有两个特点:其诗人的目光很少停留在某些静止的对象上,而是力求表现出自然的运动;其这些风景抒情诗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投影”。间接印象的“现实”来自开放的自然画面。他总是在寻找通向比原来设想大得多的共同点的出路。风景抒情诗是诗人“单纯理想”的内心表现。

40、作为中国最有特色的独创书写艺术,自然是受到了广大海外艺术家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闻名“走进”中国,90年代末期,中国也迈开了步子,走向世界各国传播书法文化,国际书法的交流的双向通道慢慢开启。

41、这首诗写于1924年作者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这首送别诗也是徐志摩抒情诗的绝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42、康河出版社:您提到80年代,您接待过到成都来访问的日本代表团。80年代来中国的外国人还比较少,当时您也是第一次接待外国嘉宾,请谈谈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43、康河出版社:中国现代书法是否也受到日本书法的创新和启发?

44、自此以后,我遇有什么困惑,或去同济大学,或去陈家拜访,每次都得到陈先生的热情接待。后来才知道,原来陈从周的夫人蒋定是徐志摩的表妹。怪不得每次谈起徐志摩,他都兴致勃勃,如数家珍一般。

45、刘正成:对,来中国的外宾很少,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是以青山杉雨这样的日本书法泰斗为首的团长访问中国成都。当时四川省没有美术家协会,也没有书法家协会,只有一个美术办公室,于是就把当年四川省,主要在成都的著名书法家集中在一起与他们交流。我、何应辉、刘云泉都比较年轻,日本来的书法家年龄都比我们大,在成都市四川省展览馆,就是我们现在皇城坝很有名的毛主席塑像后面的展览馆里交流。日本交流的都是巨头,跟我一起交流的今井凌雪是筑波大学的教授,他也是王学仲先生的导师,王学仲在筑波大学时在今井手下做过访问学者。

46、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我兴冲冲地来到陈家,陈先生已在等我,一只小方桌上铺着笔砚和宣纸。那天,陈先生头戴鸭舌呢帽,身穿黑色长大衣,潇洒神气,颇有几分派头。也许他当时没想到我这么年轻(仅30岁出头),对我稍打量了一下,微微一笑,即与我谈起了徐志摩。每谈到什么情节,他便会迅速地翻出他所写的文章给我看,详细地说明这些文章的背景,涉及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新材料。他感慨地对我说:“幸亏我在1949年写了本《徐志摩年谱》,自费出版,保留了一些资料,否则现在来写,根本就写不出,许多资料早就没了。”

47、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在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等手法。《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旋律感。用韵上和谐中显出变化。

48、刘正成:当时中国和日本书法界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出国,国家还要发制装费,来定制西装,给50美元的出国津贴。我到日本以后,与村上山岛先生在雄本阿苏火山吃饭的时候,我就看他左手拿什么餐具,我就左手拿什么餐具,右手拿什么餐具,我就开始用什么,模仿他,还没有丢丑。可见我们当时接触国际交流,还只是一个开始。

49、  总之,切尔卡斯基的结论是:“徐志摩是一位理想浪漫主义者,但他是圣洁的,尤其不是恶魔。”他相信人类的善良,相信人胸怀的宽敞,相信人世间相互谅解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要尽量多地去结交人、认识人;他爱大地,但更爱天空和梦幻:他想插上翅膀翱翔在太空……

50、(一周一书)刘天华:师从陈从周先生读研的日子

51、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52、中国书法家在现场书写的时候没有日本书法家这么充分的准备,所有的现场书写,都有互相交流穿插其中,日本来一个,中国来一个。我们现场表现能力就不如日本人很强,日本当下的书写更迅速。他掌握纸、笔墨效果比我们更胸有成竹,效果也更好。我们当时觉得我们有很多地方要跟上人家。因为他们都习惯于书法笔会。我们以前在成都也经常搞笔会,但是没有这种跟日本人的交流,他们讲究很多仪式感和交流的程序,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当时我也就30多岁,受到很大的思想冲击。这个冲击就像我当年70年代第一次在四川省图书馆发现《书道全集》一样,太让我震撼了,怎么中国书法史是由日本人写出来的。现在也是,日本他们研究书法确实走在我们的前面。

53、北洋大学——天津大学诞生120年来,素以理工科闻名于世,培养出了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无数“大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新诗的先驱徐志摩也是北洋大学校友。2016年是北洋大学著名的校友徐志摩入学100周年。1916年,20岁的徐志摩入北洋大学法律预科学习,成绩优异,一年后因为北洋法科并入北京大学而转入北大。在天津一年的求学生活虽然短暂,但却影响了徐志摩此后的发展方向和文学道路。

54、徐氏一族,系出海盐花巷里,明正德年间迁居硖石,世代以经商兴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镇上有丝行、酱园、钱庄等,并创办硖石电灯厂。这所大宅前临街市,有门厅堂楼四进,约建于清嘉道年间。大宅旧有慎思堂,"四开柱"、"金漆金光",亦兼作货栈。1897年1月15日晨,徐志摩诞生于此宅第四进北厢楼。诗人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少年,第一进北厢房即为当时读书处。

上一篇:苏格拉底最经典的5句话精品好句6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