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中国真正的情人节 1、因此,元宵节这天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词与传说故事。 2、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
中国真正的情人节
1、因此,元宵节这天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词与传说故事。
2、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
3、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4、正月十五晚上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称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元夕或灯节,民间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等丰富的活动和习俗。
5、元宵节又称灯节。有了灯会,就缺少不了灯联。既然是灯节,又是情人节,那么情与灯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不消说,灯联必然要成为情的媒介。在众多的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
6、而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也是姑娘们重视的日子,因此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
7、“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8、七夕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被视作中国的“情人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首被世代传唱的《鹊桥仙》道出了牛郎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也展现了中华儿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忠贞不渝感情的追求。
9、谜面:中间是火山,四边是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
10、在古希腊神话中,玫瑰就是美神的化身。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玫瑰颇色丰富,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
11、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12、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属于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起源于基督教。情人节的英文为Valentine‘sDay。
13、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4、而中国传统的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则更是跟爱情搭不上太多关系。七夕节首先是有关牛郎和织女的节日,而牛郎和织女算不上是情人,因为人家娃都生好了,所以七夕节最多算是已婚男女之间表达至死不渝、白头偕老的情感的节日。下面这张图比较能说明这天的意义:
15、元宵节在古代还是性的狂欢节,由于元宵节的全民性,又是在夜间举行,这无疑给平日禁止的男女自由交往网开了一面。
16、虽然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元宵节的内涵远比“情人节”的意义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诗情和浪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得怅惘徘徊,委婉缠绵。
17、比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等等故事就是元宵灯会浪漫爱情发生的起点。
18、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19、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20、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
21、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22、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灯会,才被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这正好给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机遇,因此,元宵节这天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
23、《陈三五娘》是潮剧传统剧目之一。话说泉州书生陈在元宵节途经潮州,于灯下遇城西黄府闺女五娘而互相倾慕。五娘回府后相思成疾。
24、由此看来,作为情人节,“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将“三月三”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无论从节日文化内容来看,还是从现代中国人的心理认同感来看,都是既顺礼俗又符民情的一项举动。
25、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这是男性送女性最经典的礼物,表明专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
26、到了唐朝,很多皇帝本身就喜欢元宵观灯,乐于亲自参与其中。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上元之夜,中宗就与皇后出宫观灯。唐朝女性在政府的组织之下,也积极参与元宵观灯的娱乐活动,甚至宫女都被允许外出。
27、“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也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诗情的节日,是一个可以在瞬间催生爱情的节日。
28、上巳节是中国四大鬼节之一。上巳节的起源,除了认为是古人净身驱病除不祥的日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韩诗章句》中,有这么一句:“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与神灵、鬼魂有了联系。
29、古代的元宵节,叫做“金吾不禁夜,星桥铁锁开”。
30、《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31、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32、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33、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34、香桥会: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35、中国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三月三),才可以出来。元宵节赏花灯正好给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机遇,因此,元宵节这天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明朝文人瞿佑说:“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每年的正月明州(宁波府)全城的才子佳人都会出来赏灯。
36、“如今很多中国人只知道2月14日是情人节,在公元前的周朝,农历三月初三被确定为国家法定的情人节,当天全国的青年男女都要在当地参加聚会,互相寻找中意的对象,而这个节日比公元270年2月14日古罗马的情人节要早1000多年。”研究了十几年中国古代爱情文化的74岁太原理工大学退休教授任振河说。
37、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
38、“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原本寂静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39、其次,“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话演绎而来,情人游春幽会的习俗已形成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七月七”最早的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两厢比较,“三月三”的习俗要比“七月七”早1000多年。
40、在礼教还不是很开放的古代,元宵之夜,男女情人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来观灯猜谜,逗乐调情。
41、正月十三称为“上灯夜”,民间开始悬挂和测试自家的花灯。到十四夜,民间有“照蛇虫”的习俗,儿童手提纸灯遍照屋角、墙脚、灶下等阴暗处,有的手持小铜锣,边敲打边吆呼:“嗄去,哒去,赶到茅山(鄞南地名)吃草籽!嗄去,哒去,赶到深山吃烂番薯!”这一天,农家还在田头、田塍点火烧野草,干草燃着时犹如条条火龙,故宁波话称之为“谭火龙”。这种习俗和农业生产除虫害相结合,至今仍可在农村看到。
42、我们可以从大量文史记载中寻觅到古人曾经疯狂的踪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男男女女在灯火掩映中,寻觅着自己的意中人。
43、几千年来,无论是甜蜜,还是思念,又或是离愁,每一种关于爱情的心境,在今夜都变得如此美丽动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
44、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45、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46、除了七夕之外,对于中国情人节还有两个说法。
47、上巳节对土家族来说是情人节,但是在江南、江淮一带是鬼节,可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节日寓意,鬼节这一说是因为上巳节过去除了被认为是古人净身驱病除不祥的日子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而上巳节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说法,则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
48、其实,2月14日的情人节,要是真追溯其来源,虽然与爱情有关,但更多的是关于宗教的事件,因为毕竟男主人翁瓦伦丁是个基督教徒,他是因为要保护其他殉教徒而被捕入狱的。只是,入狱之后,他不但治好了典狱长女儿的眼睛,而且这对年轻人还相爱了。但不管怎么说,瓦伦丁并不是因为爱上典狱长的女儿而被处死的,而是因为其宗教信仰。当然,习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据说后来典狱长的女儿在瓦伦丁的目前种上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其相思之情。久而久之,基督教便把瓦伦丁被处死的那天——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了。
49、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是古代青年“自由恋爱”的佳期,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50、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51、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52、上元节做为中国情人节的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53、中国一般把传统节日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乞巧、许愿的节日。
54、还记得《大明宫词》中周迅饰演的小太平公主吗?她在元宵节的灯会上邂逅了美男子薛绍,一见倾心。事实上,中国古代很多的恋情都是始于元宵节的。
55、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可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情人节,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古代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夜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赏灯,多情男女在“花市灯如昼”的浪漫夜晚常常擦出爱的火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因此元宵节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最恰当不过了。
56、更有甚者,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在巷陌不好驻足情爱,干脆到市桥下面“野合”寻欢,然后道别分手,类似现在的“一夜情”。
57、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古时候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会在七夕夜晚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58、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元宵节的内涵远比“情人节”的意义丰富,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诗情和浪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得怅惘徘徊,委婉缠绵。
59、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60、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61、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62、中国一般把传统节日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一个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的节日。
63、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