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安全常识20条 1、0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被人无故碰撞或在人群拥挤时,要经常检查钱包是否安全。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措......
安全常识20条
1、0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被人无故碰撞或在人群拥挤时,要经常检查钱包是否安全。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5%时,会使人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当含量达到20%时,人就会呼吸衰弱,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4、安全小常识10条简短,我们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而安全小常识是保护我们自身的一种方式,那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安全小常识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安全小常识10条简短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安全小常识10条简短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5、游泳前应做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各处关节,放松肌肉,避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如果发生抽筋,要镇静,这时候自救是非常重要,通常是小腿抽筋,这时应做仰泳姿势,用手扳住脚趾,小腿用力前蹬,奋力向浅水区或岸边靠近。
6、下面,让我们一同学习消防安全常识,让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
7、当有人以和尚、尼姑、道士、相命先生等身份化缘乞讨或花言巧语慌说您有天灾人祸降临时,请识破其骗局,以防钱财被骗。
8、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9、0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10、为加强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消防意识,提高全民防火、灭火、自我保护能力,根据现阶段我国火灾特点,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安监总局联合制定了《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要求在全社会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普及活动。
11、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属于冷却灭火,一般适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火灾。
12、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13、学习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可以有效防范火灾,在面临火场时能够迅速安全逃生。今天为大家送上《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你掌握了吗?请转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学习!
14、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5、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16、灭火时要尽量关闭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大火势蔓延;
17、(2) 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
18、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19、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
20、小学生参加游泳应结伴集体活动,由大人带领,不可单独游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每20-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儿,每一次游泳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21、(3)有对安全生产生产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2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23、(1)在作业过程中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得违章作业;
24、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25、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26、干粉灭火器属于窒息灭火,一般适用于固体,液体及电器的火灾。
27、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摩托车尾箱,盗贼甚至可以在遇红灯等待时打开您的尾箱行窃。
28、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29、生活中不要乱丢烟头;不能躺在床上吸烟,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
30、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1、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2、教育小孩不玩火,在大人看管下使用电器设备;
33、手工课、美术课要求使用刀、剪、针、锤等工具时,才能将其带到学校,否则,这些工具不能随身带进学校。若使用,须经老师同意方可拿取,并在老师的监督下使用,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划伤、刺伤自己或前后的同学。
34、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35、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36、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37、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8、当有箭头指示灯时,车辆按箭头所指示驾驶。扩展资料六不要:①不无证驾驶摩托车、汽车;
39、(6)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