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孝道危机在前,慈道危机在后。这个后果是因为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这句经文,还是老子的警告没有被重视呢?孔子把父父子子作为心中的崇高理想,......
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孝道危机在前,慈道危机在后。这个后果是因为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这句经文,还是老子的警告没有被重视呢?孔子把父父子子作为心中的崇高理想,但很多男性已经没有父亲的天性了,剩下的只有母亲不离不弃。如果最后这道人伦防线也失守了,这个孩子就成为孤儿了。母亲依然伟大,部分父亲已经不再伟大。作为一位华人的文化使者,孔子该作何感想?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3、道法自然。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道要效法自然。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偏不倚地运行着,没有一点私心。自盘古开天,一片混沌,天地分开孕育万物。日升日落有规律、打雷下雨有规律、生长凋零有规律、物种更替有规律,一切都按规律办事。
4、(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
5、(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6、之后,胡杰这个小人又在医疗行业中曝光黄自立,把黄自立拉入黑名单。
7、老子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8、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侧面的太岁殿,那里供奉着所有的太岁将军。
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0、(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1、我走过去惊动了这位老道士,他睁开眼看到我和朋友来了,马上坐起身说两位拜太岁吗?只要8块钱。
12、有些人会说,睡得晚白天可以补觉。其实夜晚是万物沉潜之时,白天是万物繁荣亢盛之时,白天赖床也是违逆天道,不可能有多少补觉的效果,还会伤气伤阳。
13、先后没什么了不起,它只是临时性的,因为先会变后,后也会变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不忘本,反而能够成为万物之长、万物之灵。
14、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5、我们老百姓经常说你别过分了,你这事搞得太过了。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搞得太过。其实就是不能太偏执。大智慧落地无非就是要帮我们去除偏执。
16、(释义与延伸)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很小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所以我们说细节是魔鬼,甚至能写出一本畅销书。做大事,也需要注重细节!
17、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另外,老子很慷慨,把修行的方法,全部明明白白写出来。你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段话就是道德经中写的最明白的修行方法。致虚极,守静笃。这6个字搞清楚了,一辈子得道有余。
19、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20、比如坚持早起,但第二天实在起不来,所以就放弃了。
21、于是一边痛恨自己,总是这么拖延和懒散,一边又纵容自己,去贪念于当下的满足和安逸。
22、(译文)不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盲目乱干、胡作非为,就会出现凶险。
2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4、周︈贵银老师在《觉悟智︀慧》视︃频中讲到……
25、人世间的是非纷争,也是愈动而愈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发展,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是说所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多说,不可不说。便是言满天下无口过,才是守中的道理。
26、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7、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加快速度,就能尽早达到目的地。
2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9、我们上学时学的课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抵如此。
30、不管是你什么年龄,《道德经》这本充满智慧的奇书,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感悟,再这里,你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学会处世的智慧,从而更正自己不足的地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3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32、(译文)政令越是繁多,越是行不通、失败的越快,不如持守虚静。
33、(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
34、(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35、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6、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37、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3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所以我知道了“无为”的好处。
39、一位高学历父亲的儿子已经长到10岁了,这位外表光鲜的父亲从来没有为儿子花过一分钱,根本没有父亲的责任感和亲情,慈道尽失。因为他心中只是希望为前途成功而奋斗,原来指望妻子家资助他,妻子发现丈夫根本没有亲情爱意,心中只有前途金钱,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于是这位高材生对亲生儿子视为路人。这不是个案,华人不愿意宣扬家丑而已。
40、根据上述所说,我们弄清楚了“道”和“德”,接下来再看《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其实就是老子在向人们说明他不能用日常语言解释哲学问题的困惑。老子说“道可道”,是说哲学上的形而上的道理是可以说的,“非常道”,但用日常的语言解释不清楚。“名可名”,万物的形态和属性都可以命名,但只限一般的事物。“非常名”,哲学上形而上的事物,用日常的语言不能命名。
41、老子出关,尹喜问道,一夜成书,落笔5000余字,书名为《老子》。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后人改为《道德经》。
42、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3、(译文)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
44、比如这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45、与其什么都不懂乱说一通不如沉默寡言分析他人所阐述的话语,更不可再别人背后随意议论,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会不会被其他有心人听到传给当事人,如果是夸别人的还好,但是这类话传到当事人耳朵的几率非常低,而真正传入当事人耳朵里较高的还是你之前议论的是非,就像中国的另一句古话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4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48、当我们看到一些破坏法度的行为时,会说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9、(相比而言)以食物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怀有敬意奉养双亲则很难。
5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的起源是什么?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变过来的?世间万物总有个源头,但谁也说不清那个源头是什么。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万古的难题。
51、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
52、特邀国学领域有深厚研究的专业导师进行答疑辅导,解析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有理论、有方法,帮你真正理解经典,将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4、旁边的楹联依稀可见,写的是: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55、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56、天道规律,岂可不察耶?《道德经》云“不知常,妄作凶”
57、3)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58、(译文)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为无为,则无不治。
59、“俭故能广”,节俭,就可以做得更广泛,节省精力,就可以走更远。所以,我们今天常讲,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60、所以,类似于早起、劳作,这类对自身有益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即使自己不习惯、不情愿去做,也应强制自己去尝试、去突破。在一次次的挑战和超越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61、有了狡诈和虚伪。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贞节、忠诚之臣。
62、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3、(译文)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64、《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65、这句话是一个心法,可以使人内心平静,无欲则刚。姑且解释一下,比如一杯有泥沙是水,让它沉静,则杂质会沉淀,水会变清澈,如果杯子不停的摇晃,谁能让水变清?这是一个比喻,水是我们的心,泥沙则是杂念,唯有心沉淀,才能得到静谧,“静能生慧”“一波若生四万八千智慧”虚怀若谷,虚心,沉潜,不失为处世一个明智之举。
66、(译文)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67、其实在他眼里他并不会刻意提出一个什么所谓理想世界。他只不过把理想世界的特点说出来,有缘的人,懂的人有条件的为政者听了也许会去实验一下。
68、正是因为有欲才有这样妙的变化,才有这种无常的变化。有欲就是道的动能,天地万物是有这种能量在驱动的。所以现在科学家去发现每一个物体都有振动频率都有能量,每一个物体都能够以能量的方式在呈现。这就是老子说的常有欲。
69、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后世流布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意识,与老子所谓“不争之德”都不无源流关系。
7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71、我说拜太岁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看老道长正在看这本《道德经》,你能不能给我讲讲《道德经》的精髓。
72、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73、28)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74、他们只能通过考古和文献学训诂学等等各种知识去解释这些东西,当然也不能说错,只不过总是隔靴挠痒。
75、从今日起,我们要加强练兵,广请有谋略的军师,提升硬能力,之后再战。
76、守静笃即是修定,定力功夫。这个定力功夫可以在坐垫上打坐修行,也可以在生活中去修行,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修行。因为你要能够做到一切环境你都能定下来,一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够笃定。能做到对境不乱,心能转物。才算真功夫。
77、这场人伦危机的根源何在呢?老子宣说是:“六亲不和”,亲情爱意的天性丧失是这场人伦危机的根源。庄子说和有“人之和”和“天之和”二种,只达到“人之和”而未达到“天之和”,则不是全德之人。
78、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高深境界。
79、所以啊,你看,《道德经》是不是一本修道的指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