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手抄报一等奖精品好句56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国学经典手抄报一等奖 1、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

国学经典手抄报一等奖

1、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3、No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4、什么叫富有?很多人说,精神充实就是富有。这正是近千年知识份子的误区。近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学四书,认为精神充实就是富有,其实大错特错。精神要不要充实?当然要。但是不要忘了,你首先要解决的,是安身立命。所以《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如果只是精神充实,自以为是,如何能够做到立身行道?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满足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上乃至于穷困潦倒,不以为忧,反以为喜。《易经》上说:“举而错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你一个人精神充实,哪里算事业?!举天下皆精神充实,庶可谓之事业。

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国学经典手抄报一等奖)。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7、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8、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9、张张小报都包含着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凝聚着同学们的聪颖智慧,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读书小报的开展,记录了同学们诵读经典、快乐成长的美好时光,更丰富了同学们多姿多彩、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

10、1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1、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冯梦龙《警世通言》

12、No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3、三(2)班:常益铭、梁碧莹、袁子惠、温婉而、黄子淳、潘建臻、刘欣玥  

14、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纳兰词》

15、诗意润童心,国学伴成长。国学教育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给景范校园带来了清雅和融的尚古崇文之风。尺方小报,童心绘就,纯净空阔的幼小心灵,由经典奠基,植中华本根,描绘下中华少年儿童的民族精神底色,也将是陪伴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16、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7、学习经典的目的是单单为了修心养性、完善人格、和谐社会吗?怎么才是完善的人格?怎么才能和谐社会?我们来看一段《易经》的文字,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干,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18、六(3)班:赵明峰、林培钰、廖梓君、刘畅、江雅婧

19、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0、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21、什么是“生生之谓易”呢?易就是变化的,是自然万物的必然规律。第一个生,是动词,变化出,实现。第二个生,是名词,新的,新鲜的东西,事物,包括思想。我们每天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思考,也每天不断地努力,编写新的教材,录制新的录音,这就是生生不息。太阳,她的阳光,是生生不息的,是万物生长的动力,是成就万物的源泉,所以“成像之谓乾”,成就万物,就是乾,“效法之谓坤”,坤是效法,不是生生,如同月亮,她是把太阳光反射过来,不是自身生发的,太阳的生生不息,与井水的源源不断,是真正的大义,是利万物而不绝的大义。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3、手抄报制作完毕后,级部张主任牵头美术老师对作品进行了评比,比赛评选出一等奖7人和二等奖22人:

24、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25、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6、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7、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28、有国学“说明书”。什么是国学?国学著作有哪些?学习国学的意义是什么?你想要的答案全都有。

29、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吕氏春秋》

30、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贾谊《楚辞》

3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2、1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3、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子思《中庸》

35、六(2)班:欧阳萌萌、谭广钧、张俊宇、胡程妃

36、六(3)班:骆恒常、骆栩淇、植文兴、黄学伦

37、花开之时园景新,鼓励之举适时行,学校对各班展示的优秀作品专栏进行集中评选,通过评委打分,最终以班级为单位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

38、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3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冯梦龙《醒世恒言》

40、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41、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4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4、三(2)班:胡峻豪、骆万朗、曾颖儿、骆婉仪 

45、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了“国学”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在当时的境域下,所藏之书和所讲之学,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可见此时“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

46、2)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7、No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8、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49、No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50、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51、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司马光《资治通鉴》

52、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

53、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54、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5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上一篇:雨果的读书名言名句精品好句48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