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1、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2、跟大多数人一......
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1、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2、跟大多数人一样,认识茨威格是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这部被高尔基称为“惊人杰作”的中篇小说,女人看了泪流不止,男人看了惊叹不已。
3、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绿蒂·阿尔特曼(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4、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5、与我同操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在此之后,除了这里,我不想到任何别的地方去彻底重建我的生活了。
6、齐豫说:“如果要我用最简单的形容词来形容三毛,我会用‘勇敢’二字。对生活她有一份近似宗教性的热忱,而只有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才能够把这股热忱化为实际的行动。” (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7、 1906年,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 (茨威格为什么服毒)。
8、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9、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奥特曼(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10、不少人的自尽,值得同情,有的人的自尽,使我们无语,有的人自尽,使我们困惑,但还有一些人自尽,却激起我们的深思。因为,他们的自尽,犹如天鹅游向大海,默默地葬身于苍茫之中。他们的死,是属于自由的选择。
11、或许是眼前的和平让他想到了故土的战乱,也许是他已经感觉到这片净土也将卷入战争。虽然在他六十年的生命里,见证了“理性最可怕的失败和凶残最狂野的胜利”,他仍然是个“激进的”和平主义者,相信有一天“签证将会成为历史”。
12、这当然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以至于他的自杀惹怒了流亡中的知识分子团体,认为这是对纳粹的投降。
13、就和不愿意迎合那群知识分子的茨威格差不多。
14、《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般上一位业余国际象象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近诉了纳粹法西师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可惜他本人没有看到法西斯最后的崩溃。由于对时局的绝望,他和他的夫在1942年获悉新加坡陷落后在巴西服毒自尽。然而《象棋的故事》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却不断受到后人的传诵。这也是对茨威格的亡灵最好的告慰吧。
15、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16、我在神志清醒地自愿辞别这个世界之前,急于要完成最后一项义务:向如此友好、如此热忱地给我和我的工作提供休憩地的这个美好的国家巴西表示衷心的感激之情。我日益深情地爱上了这个国家。
17、最后一章节,运用了和开头相呼应的长镜头,10分钟,利用镜子转场,利用镜子告诉我们,到终章了。
18、“情感、情欲、女性”是茨威格写作的主要主题,但茨威格的人格境界不止于此,他一直是肯定自由理念的个人道主义者,为何选择自我绝境的征途,以及那座精神家园中到底有些什么?
19、实际上我们今天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茨威格在二战的炮火烟幕和驱逐屠杀中眷恋地回望那个从前的“昨日的世界”,他久已熟悉的那个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故都维也纳生活场景,才是耽美、迷离而在记忆里失真的如烟往事吧。
20、 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
21、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22、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23、影片这部分直面了茨威格身上最大的争议。虽然没有引用茨威格自己写下的句子来做出什么解释,但这些场景展现出的现象会引起人们的反思:在所有知识分子、文学家、艺术家的观点都趋于一致时,在所有人都在追求政治正确、喊着口号时,这种沉默与独立,究竟是懦弱还是勇敢?
24、通过(黎明之前),我们隐隐约约感到茨威格的死,和他的“政治不正确”有关;又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不张扬,也不懦弱,他不会死于对信仰的怀疑,但会死于理想的坍塌。
25、除了厚重感的传记,茨威格性情细腻富有同理心,高尔基戏称他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对于女性心理的刻画。足以让人在字里行间忘记他是一位男性作家。
26、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
27、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28、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1931年,出版《通过精神进行治疗》;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29、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30、“人本心理学死亡”是指一个人在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的意义上还活着,但并不能够有任何潜能的发挥或者创新。——因为人本心理学的核心精神强调潜能发挥。
31、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32、但是,茨威格的作品并非只是一味地用文学来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进行诠释,他将人物的背景和成因放在大时代大环境之下,由此构成作家自身的崇高精神倾向:人道主义关怀。
33、1942年,时年61岁的茨威格完成了自传《昨日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任夫人、时年33岁的伊丽莎白·绿蒂在里约热内卢近郊一个叫做佩特罗波利斯的小镇的寓所内,安然躺在床上,双双服毒自尽。
34、茨威格认为,一个真正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伴随着无谓流逝的漫长岁月。不过,这个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进程。所以,探寻这电光火石般的一刻是有趣且有意义的。
35、他们都不过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既不残忍也不邪恶。相反,与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和善友好的基本品质。生于一个平凡时代,他们或许还是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可悲的是,他们都不具备应付动荡混乱的杰出能力,在戏剧化的历史中顽强坚定地活着。他们注定只能不平凡地死去。
36、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1927年,发表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37、说起茨威格,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有个不算清晰的印象,他有名气,但远不如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有名气——徐静蕾凭借改编这部小说拿下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孟京辉将它改编成独角戏搬上戏剧舞台。
38、前不久轰动一时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古道尔之死,乃至我国许多人熟知的三毛之死,都可以这样来解释。
39、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
40、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41、我关于不同死亡的理论,早在1995年就已经萌芽,当时是受了三毛之死的启发。为此,我还写了一首诗:
42、然而命运总是这样在冥冥之中恪守着某种平衡法则:命运女神在给了一个人某些方面的垂青之余,却又常常在另外一些方面给他种种的磨炼。茨威格的成年时代遭遇了一战、二战两次世界大战,因为希特勒的出现而使得他走上了背井离乡的流亡之路,先是去了英国,尔后是巴西,其作品被法西斯禁止在德语世界出版发行。
43、 说三毛的死是属于第三种死亡,是指她的死与第三种死亡的价值观有密切关系。在这里,我们撇开了她是否真的在感情上和事业上已经不能够再突破的事实问题。——三毛与王洛宾的交往表面看起来有些遗憾,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悲剧。但是,这种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生命限度决定的。他们俩,一个要说是徐娘半老,也已经绰绰有余。一个要说是风烛残年,也一点不过分。难道我们能够为他们设想一个花好月圆的结局吗?那将是俗不可耐的。他们的缘分,只限于心灵与心灵的撞击。悲剧与否是次要的,只要曾经迸发出创造性甚至激情,这就足够了。
44、 1927年,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45、我们不知道他与世界诀别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但庆幸的是,我们可以从他的遗作《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还原出人类历史上某些震撼人心的“短暂时刻”。
46、病理学家认定他们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点钟之间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发现时,茨威格与妻子拥躺在床上,一瓶矿泉水放在床边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47、临终前,茨威格完成了自传《昨日的世界》。这本书如他在序言里承诺般真诚,他终于批判了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俄国布尔什维主义,但仍然不是按公众期待的方式。他的这句话,可以给影片当作注脚——
48、这种含混的态度,很像当时社会对于茨威格的指摘。
49、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50、不仅仅小说,就连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也多采用这种深入人物内心的写法。如《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人类群星闪耀时》,《三大师》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茨威格用了极为浓重的笔墨来深入人物的内心,着眼于传主的童年经历或情感,然后再借用文学的技法将一个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出来。
51、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境富有。
52、所谓“生物学死亡”,是指一个人的脑死亡,即医学意义上的死亡。
53、但陌生女人的爱,放在当下来看,显得让人无法理解。但他笔下淋漓尽致的心理描绘,却让故事显得异常打动人,就像走过了漫长的纠缠的一生。那些人类身上不可避免的缺陷,所有身而为人所背负的情感,都很真实。
54、“社会学死亡”是指在一个人生物学死亡的意义上还活着,但并不能够创造任何社会财富,例如植物人和某些严重疾病的人。
55、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纺织公司的老板,母亲则出身于上流贵族家庭,他从小家境优渥,书房里摆放着贝多芬用过的书桌,收藏着歌德的手稿。受着良好的教育茨威格,对文学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56、《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属于历史人物传记,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转折期,多少风云人物因处于时代的拐弯处而身首异处,可是约瑟夫·富歇却没有倒下,依然大权在握,与历史上对富谢的多数否定不同,茨威格从精神史的角度展现了富谢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好学,真诚,求和平,对这位传主倾注了较多的人道主义关怀。富谢之所以能在风云叱咤的政坛留有一席之地,这和他自身的气量,性格,抱负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57、(黎明之前)对于巴西的描写毫不吝啬,片中茨威格的几次情感流露都是在巴西乡间。第一次是受到当地人的迎接,看着一群黑人乐手演奏管乐版的《蓝色多瑙河》。他们的演奏水平非常低,参差不齐,听起来会让人发笑。
58、 1934年,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59、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创作《三位大师》;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60、在茨威格的这部历史特写书中,并没有为那些利用战争手段建立政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将相们歌功颂德。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见太平洋的欧洲人;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荣辱,乘坐一列火车取道德国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不管是帝王的成功和失败,还是小人物的得志和落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志士的坚韧和涅槃,文人的追求和辉煌!
61、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62、影片中,他最有神采的时刻,就是说到PEN国际作家协会的立场:自由思想、自由表达、国际间的理解。
63、林青霞在三毛去世后说:“找不到知心伴侣,她很在意!”三毛在荷西去世后,一直没有再婚,尽管她在公共场所谈笑风生,但实际上她是非常孤独的。当她听说《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作者王洛宾的故事后,她感到希望降临了。她认定,她最能够理解王洛宾丧妻后,长达40年的寂寞。他相信,她最能够与王洛宾沟通,因为他们都有最真挚的感情,有最刻骨铭心的经历。
64、拿破仑只给格鲁希交代了一项任务:追击撤退的普鲁士军队。交代完后,拿破仑就带着主队继续前行,与法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当双方打到精疲力尽的时候,都在热切盼望着增援部队的到来。
65、他没有德国作家故弄玄虚的通病,没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没有为卖弄渊博而故意生造出来的古怪词句。茨威格这种纯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风格,是他赢得读者的主要原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又是个能给人以慰藉、启迪的朋友。
66、作品于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国外,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遭到焚毁。直到战后,双城电影公司将它改编为电影,才成为畅销书。而1981年,茨威格诞辰100周年之际,奥地利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心灵的焦灼》。
67、无论是奥斯曼君主穆罕默德二世、革命家列宁、作曲家亨德尔、钢琴家菲尔德等人的成功,还是军事家拿破仑、探险家斯科特的失败,所有这些历史特写,无不让人深深体会到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68、茨威格这种人道主义关怀,来自于作家本身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修养。茨威格是一个学者型作家,在他的学习历程上,人道主义对他影响最为巨大。他深受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熏陶,又批判地接受尼采超人哲学、泰纳、罗曼·罗兰等人的思想。
69、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
70、这两件事,困扰了茨威格的整个晚年。他喜欢南美,喜欢南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喜欢在那里一切种族、民族可以和乐融融的社会环境,喜欢那里属于未来的希望。但他从未有一天,可以从对欧洲的担忧中解脱出来。
71、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
72、欧美各国报纸的记者对茨威格进行了群访,他是协会中唯一一个德语作家,所有人对他的关注核心都是:政治态度。
73、格鲁希的部队距离拿破仑的位置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但格鲁希满脑子都是“要追击撤退的普鲁士军队”的命令,即使身边的将士们数次劝言,让他带着部队赶快去前方增援,格鲁希仍死守命令,犹豫不决,最后遗误了战机。
74、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 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后去巴西;
75、“我知道,这场战争之后,一切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因为我四十年来,竭尽我信念的一切力量意图实现的内心最深沉的任务,欧洲的和平统已被摧毁。我比怕我自己的死亡更害怕的事情,大家混战一场的战争已经爆发了第二次。”
76、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不像他的小说,有一段温暖的情感发酵过程,他让我们酣畅淋漓地阅读,又逼真地看见人类的历史是怎样在关键的一瞬间被改写,让人有生不逢时之感。在《滑铁卢的一分钟》里,仅仅一秒的犹豫,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失败的命运,令人扼腕。
77、但理想主义也并非禁锢在对往日时光的悲叹缅怀当中,每一个时代都有现代时,正如格特鲁德·斯泰因对盖尔所言,“我们都惧怕死亡,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迷惑不解,但我们的角色并非向绝望低头,而是寻找对抗空虚存在的解药。”
78、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
79、影片只有表现,没有表达,只有叙事,没有解释。无论从情感、观念介入的成分来说,还是从拍摄手法上来说,这都是接近自然主义的作品。强调真实,强调作者的退出。
80、 茨威格怕打搅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似跟谁在说悄悄话;突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剧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冲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似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81、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
82、实际上,茨威格这种专注于人物内心的笔法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1911年茨威格和弗洛伊德结识,两人一见如故,此后终身保持着一生的友谊。他们两个都是奥地利的天才,一个是文学上的佼佼者,一个是心理学上的大师。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学说之其理论以潜意识为根本,以性本能为依托,极力从潜意识深处挖掘出人类内心的秘密。特别是自由联想方法的运用,可以作为治疗神经症患者的重要手段。那么,如果这两个天才的才能结合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当文学遇上心理学?或者是心理学遇上文学?
83、 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
84、他的一生经历太多的大起大落,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富商家庭,富裕至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28年应邀前往苏联,结识高尔基。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移民英国后又被纳粹逐出故居,开始了流亡生活,次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被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37年,二战爆发,茨威格则失去国籍,加入英国国籍不久又离开英国远赴美国。期间经历了两次婚变,在1939年与第三任妻子阿尔特曼结婚。但在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在里约近郊的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85、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86、 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87、一个谙熟心理学、哲学和文学,能够把这三者熔为一炉的人,原本应该有着多么健康、柔韧和强大的灵魂!原本他该是多么擅长科学而艺术地调遣、分配自己的一切生命能量,做些有益于身、心、灵的事情,本该比起一般人要走得更高、更远和更久。
88、歌德的这一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歌德在这一事件中,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与人格力量。他以具有超越性的应战机制克服了生活的危机,表现了创造性。他在74岁的高龄,还能够“开始新的起点”。歌德在经历这一事件之后,就全力投入了《浮士德》的后期创作,最后完成了这部巨著。这可以说是正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浮士德精神”的体现……
89、 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90、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91、“随时随地都得屈从于国家提出的要求,投身充当最为愚蠢的政治的俘虏,适应光怪陆离的各种变化,无论你如何苦苦挣扎,你总是和集体拴在一起。集体拽着你走,不容反抗。”
92、《国际象棋的故事》中的业余棋手,他之所以练就高超的棋技,实际上是因为他被法西斯纳粹d关进监狱后,因无法容忍那些家伙对他的折磨,只好借用脑中下棋来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小说实际上表达的是茨威格本人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和对人类精神的关怀。
93、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他本是个典型的富二代,成长于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又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学霸,毕业于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自幼博览群书,在当时的文艺之都维也纳的薰风里茁壮成长,少年时期便多才多艺、刻苦好学,17岁便发表诗歌而成名。
94、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95、要充分理解他的为何要自杀,还可以看一看他对老年歌德的描写与评价。
96、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97、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2013年6月第10次印刷中选入了课文(第十三课)《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入(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