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陶行知关于美育的名言 1、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2、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胡瑗(陶行知关于美育......
陶行知关于美育的名言
1、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2、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胡瑗(陶行知关于美育的名言)。
3、要实现这样的使命,教师一方面要“自己会变”,能够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成为真正的成长型教师;另一方面要“会教人变”,具备能够让学生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本领。
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
5、美的必要性是原始和实践的。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尔巴特
6、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7、陶行知先生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关键的是要保持事业能力的长进,保证教材教法的“一天长进一天”,不能“年年卖旧货”。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利用假期,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加油充电,夯实基础,发展个性,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8、如果办教育的人,没有改造社会的使命,教育就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他格外重视师范教育,认为“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主张教师要始终把建设理想的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牢记自己肩负着改造国民的大责任。
9、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
10、新时代的新青年应当有投身基层的勇气,这是一种敢于担当的青春精神。我校“千村千生”项目就给同学们搭建了深入基层学习锻炼的桥梁。自2013年起,学校每年都组织廉洁文化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同学们针对地方需求,发挥专业特色,通过现场写生、主题创作、专题展览等形式学习宣传廉洁文化。一方面,为基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助推了地方廉洁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同学们也以此为契机,深入了解基层所需,利用基层平台将所学知识技能落到实处,达到了专业能力的锻炼提升。而大学生本身也通过亲身参与廉洁文化的教育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对廉洁文化的认识,在年轻学子心中播下了廉洁的种子,为将来的成长成才、更好地服务祖国和人民奠定了思想和品德基础。
11、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就是百科全书,是问不倒的人。而自然科学本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又是如此重要,“是开向理想世界去的特别快车”。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好好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12、所以,陶行知先生说:如果农业不重视教师,农业就会破产;工业不重视教师,工业就会粗制滥造;国民不重视教师,国家和人民就不会富强;人类不重视教师,则世界就不会太平。但是,作为教师来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
13、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15、所有精致的东西都有其深刻的内涵——约瑟夫·鲁
16、为什么陶行知先生说不懂科学的人不能做小学教师?因为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中的关键阶段,是人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17、但是人们幼时的动机,常偏于自私自利一方面,吾们当怎样利用他,养成互助、团结、同情等好习惯和共同了解的机会,那就全靠教育。
18、 教师治学要严谨。严谨的治学态度至少应有三点含义。一是热爱科学,尊重规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把科学技术变成建设四化伟业的巨大力量。教师必须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热爱科学是时代的要求。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严谨治学,既要顺应时代潮流,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的特殊规律,在规律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细小、琐碎的,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最能映衬出人民教师的高尚风格。有人问及一名资深的人民教师:“上精彩的一堂课要准备多长时间?”这位老师回答说:“可以说是几小时,也可以说是几十年。”这个触及事物本质的回答极富哲理性。那些悉心备课、认真讲课、耐心辅导、仔细检查效果的老师们,正反映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19、《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第739篇
20、为什么小孩能够教父母和教师呢?因为小孩有宝贵的童心,有未被污染的人格,有不受拘束的想象力,有“思想的青春”,这些都能够为成人的生活注入活力,“使你永远不落伍”。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2、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书桌上的一切,是你的精神境界。
2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24、当然,古今对话也是一种路径,朱永新教授对陶行知先生思想做了他的解读,这为我们去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支架。
25、值《河南教育》(教师教育)创刊之际,特把学陶的部分札记奉上,以表支持。
26、文字让我们有可能接近、了解大师的思想,但文字也会误导我们按照自己的认知去解读大师的思想。由此,了解陶行知的教育事业,尤其他是如何创办学校的,如何和师范生对话的,这些或许都是我们走近大师的可能路径。
27、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陶行知
2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话都是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格言,它通俗、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师使命的观点及他对教师的期许。
29、 施行选科制的学校,大都只问程度,不拘年限,那爱惜光阴的学生,就可在夏天加读几门功课,早些完毕,使那人生必需的学问,可以早些立定基础。
3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31、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价值。他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为了塑造具有良好素养的国民。
32、中国中等以上学校聘任教师,多以钟点计算,故大家希望多分钟点,敷衍教授。欲矫此弊,宜定专任薪水标准;使每人所得,足供生活之要求。并定每周担任钟点限度,以免劳逸不均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