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读书有三到的意思 1、急:读jí。在文中指的是“重要,紧要”的意思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读书有三到的意思
1、急:读jí。在文中指的是“重要,紧要”的意思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华罗庚的读书方法,“厚薄法”,分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即抓住书中的要点,对书中的内容掌握透彻,就是由厚到薄,对书中的内容加注解,补充参考资料,就是由薄到厚。
4、juébúnéngjì,jìyěbúnéngjiǔyě。(读书有三到的意思)。
5、(2)漫浪:随随便便,散漫放任,不受拘束。
6、看电视和视频,一定要有选择。一些庸俗搞笑的内容,坚决不让孩子看。在固定时间,看规定的内容,看似死板,其实有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设立书柜,购买一些适合该子阅读的经典童话,和一些少儿版的名著,长期坚持指导孩子阅读。孩子识字量少,可以从拼音图画入手,培养兴趣爱好。
7、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8、《读书有三到》: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读书有三到的意思)。
9、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10、家长慧近期针对中小学生推出各类学习工具,点击菜单可以进入国家免费学习课程、翻译工具等,欢迎大家体验。(如上图)
11、外公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将屋里连同门前的小院子扫得干干净净,边扫地边教我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道理。渐渐的我也这样做起来,以后外公搬了家,我住进那老院子的时候,也是早起将屋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直到老院子被拆迁。
12、在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电脑手机的普遍应用,使以前的纸质书的阅读,变得日渐式微。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把阅读真正变为"悦读",已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简言之,就是如何把孩子的目光,从电脑电视手机的屏幕上,转移到书本上来,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3、但听和读,毕竟是不同的两种方式。因此我想说,在今天的科技时代,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体,引导孩子正确阅读,的确十分重要。
14、前面说过,听书和读书,这两种方式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15、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1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8、 “三到”是重要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它只是我们读好书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读懂和读好书,每个人还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不断学习、总结和探索,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读书方法。我们相信,通过学习朱熹提倡的三到读书法能让同学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让读书来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19、苏步青的读书方法,要多读,精读,第一遍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认为读书不在多,在精。
20、很多家长后台留言想继续学习家长慧推出的小学生必读小古文100篇,那么趁假期让孩子们学起来吧!我们会在每星期周周日更新,学有余力的孩子想学的更多一些,也可以点家长慧菜单“小古文“或家长慧后台回复”小古文“自助学习。
21、出处:本词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2、●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他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者,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人中。他著作甚多,最有名的一部叫《四书章句集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四书”。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叫《训学斋规》,专讲读书做人的规矩,是专门写给刚刚启蒙的孩子的,《读书有三到》就出自于此。
23、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读书的三到是指在读书时要做到:心、眼、口都到位,言下之意是指读书的时候要一边放心思去想,还要一边用眼看,同时嘴上要读出来,从而对你阅读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同步关注,以加强对学习的记忆效果。
24、读书的态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并不需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对读书重视,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25、翻译: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26、读书有三到原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7、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28、这篇课文里还有一个儿化音“一会儿”,孩子们也喜欢把“儿”单独读,这也要在今后的朗读中多多练习。
29、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凡读书……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0、①着急 ②迅速,又快又猛 ③迫切,要紧
31、 阅读是眼睛注视、字词辨识、句子判断、文义处理、推论赏析等多项认知活动相结合的一个复杂过程,大量的文字信息首先是通过眼睛传入大脑的。同时,以现代人的观点看,“眼到”的意思也有强调“多看”的一面。一个人多读书,阅读量大了,可以拓宽阅读视野,阅读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32、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33、上一届学生海读的经验告诉我,通过从低年级开始的诵读,孩子们的记忆力普遍很不错,一首诗歌,有的孩子拿到手里,稍一理解,两三分钟即可背诵。有的孩子在短短一个月利用每周3个早自习的时间,可以背诵一百多首唐诗宋词。只要我们坚持领着孩子海量阅读,孩子们的记忆力一定会很不错的。
34、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35、 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36、一个人的品行人格往往就是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朱子家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朱子家训》尤需家长和子弟一起读。
37、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38、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在家庭生活小事中去教育;儿童读了,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将来也更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大家细细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朱子家训》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
39、在孩子们读课文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明明手指的不是那个字,他却偏偏读成那个字,明明是“凉”,他读成“冷”,这说明孩子读书时,手到了,口到了,但眼睛和心没有到。
40、《朱子家训》就是以骈文形式写成,每句都对仗。家训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蒙书,一般多悬于厅堂屋室,以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起警戒的作用。但《朱子家训》影响巨大,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自然也就成了旧时人人必读的蒙书之一。
41、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写周在租界里亲眼目睹一位中国妇女被洋人欺负,而围观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42、 yǎnkǒuqǐyǒubúdàozhěhū?
43、●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正反面来论证心眼口三者的关系,正面论证的语句是?反面论证的语句是?论证得出的观点是?
44、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45、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46、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47、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48、“岂”是“哪、怎么”的意思。试着用“岂”说一句话。
49、岂不到乎:反问句。意思是“难道会不到吗?”
5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
51、 sāndàozhīzhōng,xīndàozuìjí。
52、决:读jué 。在文中指的是“一定,绝对”的意思。
53、浪:读làng。没有约束,放纵,在文中指的是“随便”的意思
54、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主要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一本书反反复复读几遍,还在书上作注解。
55、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明明眼睛看着课文,手指着课文,可就是要读错,这就是因为没有专心的缘故,心里想着其他的,没有想着课文,只要你告诉他读的时候想着指的内容,很容易读正确的。
56、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57、合乎人情事理的,便是顺天意。而“天意”也可理解成“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走遍天下,越不过一个“理”字!“天理”亦是“人理”,有理走遍天下也是这个意思。有时太过聪明未必是好事因为人外有人,因为人算千百万种,而天算只有一种!就是正义!就是真理!就像历史上功败垂成的太多活生生例子告诉我们,成败的根源有时并不在事情上,而在“人”身上!
58、 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事实也确实如此,聚精会神地读书,哪怕只读一遍也会有较深的印象,而心不在焉,即使读上十遍,也还是茫无头绪。
59、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60、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他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者,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人中。他著作甚多,最有名的一部叫《四书章句集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四书”。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叫《训学斋规》,专讲读书做人的规矩,是专门写给刚刚启蒙的孩子的,《读书有三到》就出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