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王夫之的生平简介 1、又如:涵煦(滋润覆照);涵濡(滋润,浸渍);涵浸(浸渍,滋润);涵畅(滋润化育,使之发扬);涵润(滋润)(王夫之的生平简介)。 2、宋仁宗(1010—1063),即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
王夫之的生平简介
1、又如:涵煦(滋润覆照);涵濡(滋润,浸渍);涵浸(浸渍,滋润);涵畅(滋润化育,使之发扬);涵润(滋润)(王夫之的生平简介)。
2、宋仁宗(1010—1063),即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
3、宋 朱熹 《答徐子融书》之四:“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 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公心肠肝胆原是一副,而至今未离青衿行辈,则时之未至,但当涵养以俟,不可躁也。”《明史·骆问礼传》:“陛下宜日居便殿,使侍从官常在左右,非向晦不入宫闱,则涵养薰陶,自多裨益。”
4、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14)460
5、一个是学术梦想。他认为明朝灭亡的深层根源是宋明理学、释老等空谈心性误国,因此他要重建「儒学正统」,即「孔孟圣学」。王夫之认为自己穷尽一生都未能圆梦,所以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悲愤情感。
6、侈口安危,则信其爱国;极陈利病,则许以忧民;博征之史,则喜其言之有余;杂引于经,则羡其学之有本。
7、免役之愈于差役也,当温公之时,朝士已群争之,不但安石之d也。
8、王震是毛主席爱将,抗战时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率359旅屯垦南泥湾,塑造了著名的“南泥湾精神”。解放战争时参与指挥中原突围,后在彭德怀指挥下,参加延安保卫战。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请缨,率部挺进新疆,又率军屯垦新疆,创建著名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锤炼出著名的农垦精神,为维护国家统民族团结和新疆生产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9、人和禽兽不同,有着“用其初命”与“日新之命”的区别。“命”不是指命运,是说万物受之于自然界的东西。对禽兽来说,天生的本能决定了的一生,无法变更本初的面貌。“不谌其初”,是说人在满足自身生理要求的基础上,用自身主观能动性来变更自然界所赋予的天性。在人与自然界交往(“相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即“日新之命”。这与儒家传统的观念是大相径庭的。人与禽兽之间的差别,一直为历代儒家所关心。孔子说,人和犬马对其父母“皆能有养”,但人兽之和区别在于是否有“敬”。(《论语·为政》)孟子以为,人比禽兽高贵的原因,在于人有“仁义”。(13)191“敬”与“仁义”都是道德意识,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道德意识上。这一观念从先秦到明清,历经二千多年流传不绝。它往往以不同的形式拷贝自身,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黄宗羲,均承袭了这一观念。从董仲舒的人“超然异于群生”,是由于“父子之亲”“上下君臣之谊”(《汉书·董仲舒传》),到程颐“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14)1272朱熹与陆九渊有鹅湖之争,然两人在这方面却一致得很。朱熹断言:“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昏而不能备。”(《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余方叔》)陆九渊说:“人生天地间,而抱五常之性,为庶类最灵者”。(15)224黄宗羲也难脱此框架:“夫所谓理者,仁义礼智是也,禽兽何尝有是?……真不得与人同者。”(16)135王夫之“日新之命”和“用其初命”来甄别人与禽兽的差别,对孔孟以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大胆突破,是前所未有的新观点。王夫之讲人与禽兽之别,把目光集中于人具有劳动的能力以改变自然界的面目上。王夫之强调,人有“日新之命”,能变更自然界赋予的本能,达到“性日生日成”。这是他“日新之化”的宇宙观在人性论上的延伸,使他与儒家传统观念呈现出本质上的不同。
10、待看了《王夫之年谱》《王船山哲学研究》等书,我感觉到了王夫之这个名字高山仰止,并且知道了他是谭嗣同的超级偶像。
11、71岁时,王夫之已是个贫病老人,穷困潦倒,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清廷官员来拜访,想赠送些吃穿用品,他仍然拒不接见,也不接受礼物。他因此还写了一副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12、王夫之,被誉为「宋明道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又是初具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新思想的开创者和先驱者」,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理论建设,在哲学、史学、道德伦理、政治经济、文艺美学、宗教等方面都表达了前所未有的独到见解,其思想已经大大超越了宋明道学的范畴。作为明末启蒙思潮中最为突出的大师之已然为儒学的传承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深刻影响了后世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一众思想家。
13、这么一听仿佛武则天是什么暴君,但实际上,武后帝王之路虽然后世常有批判,但是治国期间知才善用、政策稳当,首创"殿试",令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14、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阳起兵抗清,败后退至广东肇庆,在南明桂王政府中任职;桂林失陷后,长期隐藏在湘西地区的苗瑶山洞,自称瑶人。直到康熙八年(1669)才在石船山麓定居下来。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后人集为《船山遗书
15、新屋南向墙面的弹痕、弹洞,更是1944年衡阳保卫战抗日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也是日寇侵华战争的罪证,它对于警示人们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6、《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除吏部郎启》:“而智效必其无取,尤怠忽焉已彰,不意涵养更滋,霶霈愈此。”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桑麻千里,皆祖宗涵养之休。”《金史·许古传》:“ 河 南既得息肩,然后经略 朔方 ,则陛下享中兴之福,天下赖涵养之庆矣。”
17、《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列出了一张婚姻利弊清单,最终他决定向表妹爱玛韦奇伍德求婚。他们两人婚姻美满,膝下有十个儿女。1839年两人结婚的前几天,达尔文在给爱玛的信中写道:
18、哲理句子:富有哲理的句子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19、“在势之必然处见理”。——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20、帝以及朝廷中大多数官员都存在以漕运为正统的守旧观念,不愿意变法,更改前置。鉴于这种情况,魏源十分讲究变通之法,他提出在“江、楚、皖”可以海运为权宜之计。这样,既缓解了因反对势力阻挠所带来的压力,又使自己的主张切实可行。同时,他还认为,作为商船集散地的上海和漕粮交兑地的天津是海运能否顺利的两个关键环节,为此,他在主持商船海运的过程中,首先在上海设置海运总局,统一管理海运的各项事务。海运的开通,大大地减轻了漕运的压力,缓解了清朝政府的财政危机,从而使各地的漕粮能够顺利地运往京城。
21、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2、以此思之,居心之邪正,制行之得失,及物之利害,其枢机在求人求己之闲,而君子小人相背以驰,明矣。
23、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倡之者初所不谋,固后所必至也。
24、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25、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
26、老学,就是老子学派的简称。在战国时期,老子学派又分成了五大学派。分别为:
27、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听众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方教授细心回答了“王夫之和张载的气学是继承关系吗?”、“王夫之的思想和陆王心学有何异同?”、“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中,谁的思想现实意义更大?”等问题,让现场的观众又从另外的角度更加地认识、理解王夫之。讲座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
28、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亦自署船山遗老、一瓠道人等,学者尊其为船山先生。明万历四十七(1619)年诞生于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一个正趋没落的家族,康熙卅一年(1692)病逝,享年74岁。
29、在理气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认为:“理在气中,气无非理;气在空中,空无非气,通一而无二者也。理与气互相为体,而气外无理,理外亦不能成其气,善言理气者必不判然离析之。气者,理之依也。气盛则理达。天积其健盛之气,故秩叙条理,精密变化而日新。”王夫之不仅是气本论者,而且是理气不离之杂论者。王夫之主张“以心循理”,反对师心自用。
30、很显然,要全面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上面的文字过于笼统,难窥全貌。
31、红四方面军名将,二野名将,开国大将王树声的堂弟,抗日期任129师385旅旅长,隶属刘伯承指挥,参加百团大战,身经百战。解放战争时期,参与指挥襄樊战役,歼敌2万余人,活捉敌中将司令官、特务头子康泽,后被任命为海军副司令员,成为人民海军的创建人之一。
32、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
33、内容简介:《周易外传》写作于一六五五年(清顺治十二年),那时明王朝已经覆亡,王夫之也屡遭险阻,先是在衡阳举兵抗清,失败后奔赴广西参加南明永历政权,又受到当权者的排挤陷害,被迫于一六五二年回到湖南,在零陵、常宁和兴宁一带过着艰苦的流亡生活。
34、(18)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35、王陵为沛县豪族,汉高祖刘邦微时,对王陵兄事之。刘邦起兵攻陷咸阳,王陵集合数千兵占据南阳,不愿跟随刘邦。
36、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37、王士性不以堪舆家知名,不过“三大干龙”的说法因他的转述而广为流传,例如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就曾全文抄录,其实在王士性之前,“三大干龙”说已经是堪舆家尤其是形势派堪舆家的常识了。初版于15再版于1583年的徐善述、徐善继兄弟《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就已经以三条干龙统领中国诸山,具体说法比王士性更为详细。风水家还说:“即以中国言之,两京十三省辟之一小小穴场:河南,其中乳也;山东、北直,左砂也;吴、越、闽、广,右砂也;东海,明堂也;吕宋、琉球、琼州、日本,印星也;长江、黄河,穴傍虾须水也;登、莱插入海中,左砂曜气也;过脉束气,尚在陕、云之外。这里被看成“穴场”的两京十三省,跟王夫之所言作为天地之气循环之所的中区,无论是范围还是性质上都有高度的一致。
38、有微言焉,如玉之韫于山,珠之函于渊,不可浅而获也。
39、荀子回应了孔子的命题:“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全光,君子贵其全也。”(3)13这是说,完全、纯粹的人格才是真正完美的人格,亦即理想人格。为此需要读书、思索以求融会贯通,身体力行并注重自我修养,排除那些有害于自身的思想与感情。如此日积月累的结果,“成人”即使受到外力的威胁,也会勇往直前地朝着目标前进。“成人”具有这样“德操”的人,足以应付一切时局的变化。“成人”具有较高的学识,有着坚定的意志,不惧任何压力,把自身生死置于不顾。荀子的“成人”,大体上是孔子所说“成人”两个层面的综合。
40、第在政治方面,魏源客观地介绍和评价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尽管魏源对于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评价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但是,他对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和推崇,对于当时中国国民接纳西方文化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在军事方面,魏源极力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魏源提出了
41、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本意》
42、王夫之反对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有欲斯有理”,“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王夫之这个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把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即“人欲”看作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绝不能灭人欲以求天理,禁欲、室欲都是阻碍人性发展的。在这种主张之下的教育,就要重视人性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欲望,要推己及人,要节欲而反对灭欲。他说:“推其私而私皆公,节其欲而欲皆理。”王夫之的这种道德观,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级需要的,有着要求解脱束缚的意义。
43、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4、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便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名"武媚",武媚娘之名便是这么来的。当时的武则天年轻貌美,仪止端庄,按道理唐太宗应当十分宠爱,然而事实却是武则天入宫后做了十二年的才人,身份地位并未得到提升,后世对此也有诸多猜测,但武媚娘不受李世民宠爱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一个不受皇帝宠爱的女子,在唐太宗驾崩之后,一生也就看到了头。
45、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46、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47、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史学家。他在青年时期,曾同阉d进行斗争。清兵入关后,他召募义军抗清,后又拒绝入仕。他的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
48、王夫之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道理和规律就存在于这些具体的实物之中,并不像传统认为的先有道理和规律,后来才有这些实物的,这是他对这一认识的纠正。
49、若以其形而下者言之,则彼此各有其事,各有其用,各有其时,各有其地,各有其功,各有其效,分致而不相为成,安得谓大且精者为小者之本乎哉?
50、李孝伯:王玄谟亦常才耳,南国何意作如此任使,以致奔败?
51、中国古代教育源远流长,涌现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培育了众多的教育家,而这些教育家的教育生涯和思想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并成为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宝贵财富。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
52、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长沙图书馆橘洲讲坛系列讲座以湖湘文化为基点,选取湖湘人物、事件作为讲座主题,邀请名家老师担当主讲人,宣扬湖湘文化之魅力,让更多人理解湖湘文化,推动及扩大湖湘文化的影响力。
53、言期于理而已耳,理期于天而已耳。——王夫之
54、如:涵忍(包涵容忍);涵谅(包涵原谅);涵容(包涵;宽容)
55、(9)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北京:中华书局,19
56、日减日削,所存不给,有司抑有不容已之务,酷吏又以意为差遣,则条鞭之外,役又兴焉。
57、王敕(1446~1511)字云芝,另字嘉谕。山东历城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李旻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官南京国子监祭酒。王敕生性聪慧,博学多能。然也常因此而自负,常被士林看轻。其为祭酒时,贪放尤着。致仕归家后,杜门不出,只二年而卒。着有《漫游稿》、《云芝稿》
58、夫既有所必为矣,则所迫以求者人,而所惛然忘者己矣。
59、408年(东晋义熙四年),王玄谟在徐州投靠刘裕,被辟为从事史,深受赏识。后来,王玄谟任车骑将军府参军,率兵增援颍川太守李元德,结果在与北魏的交战中大败而回。
60、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阴历十月,名画家石涛画了一幅山水挂轴《山居图》送给朋友丁鹏;画的是小屋掩映在险峻山崖的林子里,屋里隐约可见一人独坐。这幅画的意思是:即使渺小如彼,也能在大自然的浸逼之下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这样的主题和感情,在石涛画这幅画时,于中国少说也有700年的历史,许多名画的灵感全都是从这儿来的。中国画另一样同样悠久的传统,就是画家在“描摹物形”与“自抒胸臆”间的创作拉锯。这在石涛身上看来是“自抒胸臆”这边赢了。
61、红四方面军名将,二野名将,参加过长征,抗战时期任第386旅兼太岳军区政委,与陈赓合作搭档,纵横太岳,开辟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擅长打硬仗、攻坚仗,先是指挥攻克运城,后在徐向前元帅指挥下,参加临汾、晋中和太原战役,并在刘伯承、邓小平统一指挥下进军大西南,为全国解放做出重要贡献,曾任济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62、天有成象,春其春,秋其秋,人其人,物其物,秩然名定而无所推移,此其所昭示而可言者也。
63、王夫之的作品于他身后湮没无闻,直到19世纪中叶才见出版。其作品那时得以流传,大部分得力于当时的保守派改革人士;他们那时正在洋人、洋舰连番入侵里挣扎。王夫之生前绝想不到中国会有这么一天,但他修正古法以应世变,护卫中国抵御外患等理念,在当时想必如暮鼓晨钟。再后来,更有年轻的湖南学子在20世纪初期组成船山学社,钻研王夫之的著作。毛主席便是其中一位。
64、是者有功,而功不必如其所期;非者无功,而功固已施于世。
65、(2)思想主张:更多的是批判理学,而不是儒学。他否定了“理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
66、将军是军队中闪亮的名星,也是当地的名人和骄傲,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安徽淮南籍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67、(11)王夫之.尚书引义.北京:中华书局,19
68、(12)王夫之.诗广传.北京:中华书局,19
69、而均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这对当时的皇权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人性论更是对人类的一种解放,他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人性是能够自主选择改变的,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的。
70、关于“中区”的具体范围,王夫之也做了详细的界定。北方的边界,起句注、石梯,往东经白登、桑干,到野狐岭、居庸关,直到山海关,这条界线以北都是“乱岫荒原,丰草大泊,层冰酷寒,毛革酪乳之乡”;西方的边界,北自皇甫川、奢延水到盐池,然后是贺兰山、焉支山、车箱峡,最西到达青海黑水、湟水、洮水,这条界线以西都是“平沙朔野,横吹万里”,生活着西戎;西南地区则以西倾、三危、太白、岷、嶓、严道、越嶲、峨、崃诸山为界,其外“县絙流沙,赤土头痛,积雪夏飞”,流行的是“碧目、黧面、剪发、环耳之俗”;南方的边界,则金沙江、潞江、麓川之水为限,结以嶍山、岷山之险,其南则是生活在百粤铁围、鬼门诸山之中的“狼夷高髻藤笠”之族。王夫之甚至还详细描述了中国东部的海岸线,从山海关直至合浦,也被看做“中区”的边界。
71、大张之余,必仍之以弛;大弛之余,必仍之以张。
72、“王夫之(1619-1692)是湖南衡阳人,生于明朝末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这是百度百科上的资料。
73、也正是他的这一论断,所以王夫之非常重视道德和习惯的养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严格要求改变原有的性情,这样也能印证自己的观点。
74、(16)黄宗羲.孟子师说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
7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震》
76、唐 韩愈 《禘祫议》:“臣生遭圣明,涵泳恩泽。”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今幸遭逢有道之朝,登崇俊良,凡有血气者莫不涵泳歌舞于神化之中。” 清 谭嗣同 《<仁学>自序》:“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
77、王夫之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诗言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诗人应当以饱满的感情注入作品,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
78、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出生于中小地主家庭,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79、王鉴(1598年-1677年),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曾孙。王士骐之孙,至父亲王庆常这代,好声色,以致于败坏家产。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并作《画中九友歌》。
80、424年(景平二年),谢晦出任荆州刺史,任命王玄谟为南蛮行参军、武宁太守。426年(元嘉三年),谢晦兵败被杀,王玄谟却得到赦免。北伐失利433年(元嘉十年),王玄谟出任镇军将军府中兵参军、领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后又任辅国将军府司马、彭城(今江苏徐州)太守。
81、(8)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
82、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金兰乡石船山附近,因此也称船山先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83、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84、北宋政论家陈师锡这样怀念“仁宗盛治”:“宋兴一百五十余载矣,号称太平,飨国长久,遗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以致庆历、嘉佑之治为本朝甚盛之时,远过汉唐,几有三代之风。”
85、形者性之凝,色者才之撰也。故曰汤、武身之也,谓即身而道在也。道恶乎察?察于天地,性恶乎著?著于形色。有形斯以谓之身,形无有不善,身无有不善,故汤、武身之而以圣。(11)116
86、在宋代有太多赞美、歌颂仁宗及其“盛治”的宋人,这些人包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胡安国、刘光祖、周必大、杨万里、王璧、陈俊卿、刘克庄、赵汝腾、叶适、王十朋、文天祥等等。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仁宗一生节俭,有天内宴,端上螃蟹28只,在得知食一只蟹要一千钱,竟不忍下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