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的核心观点精品好句68句

admin 59次浏览

最佳答案法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1、换而言之:礼者,言儒学之礼教也。法者,言儒学之法治也。权者,纵横家与兵家事也。(法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2、慎到的势治派丰富多彩加强了鲍叔牙“势”......

法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1、换而言之:礼者,言儒学之礼教也。法者,言儒学之法治也。权者,纵横家与兵家事也。(法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2、慎到的势治派丰富多彩加强了鲍叔牙“势”的概念,所说势就是威权。慎到注重提升执政者的权力,认为君王能够“握法处势”,“无为之治天底下”,严厉打击典型性来威慑朝野。势治派规定把政府威权尽可能扩张,并且悉数都集中在人主手上,使君王变成臣下也许的对象,以起震慑作用,并由此更进一步,觉得一切变法维新及入仕为人处事之法,都需要看好“势”的改变,想让形“势”一直站在自己这里,借助操纵“势”而达到操纵变法维新和强国的目地。

3、慎到强调“势”,认为国君必须加强威势才能统治天下。势指君主的权势。(法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4、所以无论是商鞅还是韩非,他们在重役上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反对重役,认为加重对民众的劳役负担,并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5、墨翟,同样的神秘人,主张“兼爱非攻”,对于兵法颇有研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6、当时秦国已经要统一天下,秦军大兵压境要灭了韩国,韩废王派韩非前往秦国和谈。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觉得韩非是个人才,不愿意把他放回韩国。

7、秦朝二世而亡,根源在于暴政,而秦朝的暴政只要有三个方面,即重赋、重役和重刑,正是由于此,不少人认为秦朝速亡,就是因为秦朝奉行法家思想治国的必然结果,而依据只有三方面:

8、当我们透过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看向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时,似乎听见了他们在极力地自我辩解:我们总体上是反对重赋、重役的,这个锅我们不能背,至少不能全背。

9、权”者,是度量权衡的意思,这是游说活动的根本方法之一。号称横之祖”的鬼谷子,对于“权”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本篇中,他全面阐释了权”术的原则和方法。鬼谷子认为,对游说对象的度量乃是游说之本。

10、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

11、韩非的法制观点是尖刻、偏狭、片面、僵死的。虽有其敏锐性,但也有偏颇。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根据人皆自私的原理,他反对用仁义说教来治国,而主张用严刑重罚来治国。他说统治者要治理好臣民,只要掌握赏和罚就可以了。其中他尤其强调要重刑重罚。臣民做事必须完全符合君主的命令、要求,有任何一点过分或不及,都要加重处罚。韩非认为只有君主充分掌握刑罚大权,国才能治。刑重才能国治,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实际上刑罚要准确、适中,重要的是民众自主、自立、自爱、自尊。重刑可以得逞于一时,获得表面的国治,其实危机很快就会到来。秦虽统一六国,但二世而亡,“终为天下笑”就是例证。

12、法家得到了秦朝统治者的认可,而秦朝也变得很强大。

13、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14、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15、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

16、韩非子的法治公平观念更强调“法”在形式上就应该对所有的人平等对待。他明确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的可贵思想。

17、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18、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19、学思行|杨念群: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好为人师?

20、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21、在讲清楚了“道”的原理,即,我们弄清楚了“天”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万物。易经和道家思想都认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万物是一样的。只是老子说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这就是老子的“天下母”的思想。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52章归结起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来源。从这里可以看到,“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道的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哪一学派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中国文化就要散架。道家的《道德经》指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以说这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一神论及创世论不谋而合。神这一观念往往被人们人格化。基督教认为:神既有人格的一面,也更有超人格的一面,神并非有限的人格所能限定,他是无限的。所以,《圣经·约翰福音》指出“道就是神”,可以理解为,它肯定了道家的道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一位造物者。上帝(道)是唯一的,不可能在中国有一位,在西方有另一位。基督教认为天使和人的灵魂都不是神,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他们是被造者。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教把许多古代圣人当作神崇敬,并且向往人能够长生不老。这种在人当中寻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耶稣才是神借着童女怀孕降生成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过受难,流血,复活,拯救人类,也证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经》第78章指出:“是以圣人云:受国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区别,其实从大的方面看,宗教跟思想流派的区别也适合解释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比如宗教有比较严密的仪式,有自己的禁忌和制度等等,而什么家之类的思想只强调思想本身,如何去实践则要求的比较少。儒家的核心思想?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中庸之道,中庸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握阴阳的大智慧,尤其讲变通,中是整全的,但我们无法同时掌握整全的,所以中就变成了合理。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大,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小,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极端。中庸之道,就是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点,达到以虚控实的目的。仁义礼只是安人法,将心比心平衡的方法。还有经权之道。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22、王充(27-97),字仲任,东汉人。 王充的学术思想具有批判性。在哲学上,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论”的体系,反对“天人感应论”,强调天道的自然无为性。

23、学思行|在含忍与自由之间——论杨绛的文化人格

24、商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通过变法使得弱小的秦国脱胎换骨,一举奠定了强秦的基础。商鞅变法,强调的是绝对的法治,制定律法,明文公布,让所有人所有事都依法而行。

25、商鞅推行新法后,在秦孝公的权力支持下,全国严格执行新法,使得苟延残喘的秦国迅速发展成了一个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强国。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后来也被秦惠文王车裂,但新法已经跟秦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且已深入民心,所以新法并没有被废除,此后秦国几代都严格执行“依法治国”的国策,使得秦国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荡灭六国,一统天下。

26、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27、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

28、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们一改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的“圣人”。玄学所提出的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自然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

29、法家思想随着秦朝的土崩瓦解,也就失去了它的市场。但是法家思想整合起来的这一套高效,快捷,简单,易学的社会实践方法,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汉朝后来以儒学为中心,结合百家之所长,发展出来了一套经学体系。成为中国官学的核心,也被称为新王道。法家思想也像这么一涓长长的细流,最终融入了经学的汪洋大海!

30、虽然法家思想分为 “势”、“术”、“法”三派,但其实三派都是相辅相成,基础都是法治,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31、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

32、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壹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33、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34、可能讲的不是很全面,也不能保证一定客观,也是我一家之言,不知道是否对诸位看官的口味,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全当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编感激不尽!

35、韩非子的“术”的思想在我国传统的治军中也有所运用。当然,我们这里要认识到,韩非子所谓的“术”指的是国君控制群臣的手段,运用到传统的治军当中则是将帅控制士卒的策略,归根到底是一种权术,不同于军事战略中所运用的战术。因此,虽然我国古代关于军事战略战术的论著也很多,但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

36、正如上述记载,意思是法家学派,起源于王官中的理官,主张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以刑法辅佐礼制,那么什么是理官呢,其实就是掌管司法的官员,不过在先秦时期每个朝代对于这一官职的叫法也不尽相同。

37、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38、《商君书·赏刑》记载: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意思是商鞅认为只有加重刑罚,实行连坐法,那么普通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不过商鞅的这种主张是为了达到“民不敢试,故无刑也”的目的。

39、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0、《礼记·月令》记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郑玄注曰:理,治狱官也,有虞氏曰士,夏曰大理,周曰大司寇,而《周礼·秋官》又指出了“大司寇”的职责是“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

41、法家学派在基础上否定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42、主要观点: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争(非攻)。重自然规律(天志)。

43、慧能(638-713),本姓卢。 禅宗的创始人。 慧能虽不识字,但悟性极高,针对神秀的偈语,指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主张“见性成佛”,提出了“顿悟”的修行方式。

44、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45、《鬼谷子》一书,共包含十五篇,分为捭阖、反应、内揵、抵峨、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每篇中又分为若干小节,分别阐述不同的谋略之道。

46、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

4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48、这里的“决”,指的是决疑,决断,决策。“谋”能取得什么效果,都要由“决”来决定,因此将决篇置于谋篇之后。“决”的形式,或是对疑点进行分析,或是对利弊进行权衡,或是对方案进行取舍,其目的都是为了廓清思路,以开展下一步的行动。

49、法家思想为后世建立中央集权王朝提供了系统有效的理论依据,其影响深远,直至今天。

50、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51、法家以“重刑”而著称,而夏商周时期的刑典,都是由理官裁决并施行的,也就是说法家继承了这些“刑”,当然也包括理官对“刑”的实践,所以又可以说,没有理官的出现,法家学派就很难出现。

52、司马谈还对各派思想做了概括性的评论,对于法家,司马谈是这样总结的,即: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也就是说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并刻薄寡恩,“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是他们的行事准则。

53、战国时期人物韩非乃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总结了法家各种学说,又在儒家荀子的理论上吸收,认为人是天性本恶,不但对普通人,就连亲子间关系也是这种特质。

54、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

55、李斯嫉妒韩非的才学,设计陷害于他,最终韩非死在了咸阳。

56、韩非认为,人的好利主要根源于人们的生存需要,他认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每个人都有欲利之心,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好利的本性支配,即使是父子、君臣之间,也是计利而行的。

57、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 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 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

58、韩非子作为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不仅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在他的著作中,也吸收了当时各家各派的学说思想。在《韩非子●主道》篇中,就论述了“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体现了道家认为“道”是事物的根本且无形又无处不在的思想;又指出:“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明君无为于上,群臣悚惧于下”,反应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韩非子师从荀子,而荀子虽属儒家,但是在人性观方面却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说。而是认为人性本恶,因此荀子和孟子在儒家中分属“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两派。韩非子则继承了“孙氏之儒”的“性恶论”,认为人人都有“利欲之心”,追求名利是人的本性。在诸子百家当中,名家是一个与法家对立的思想流派,以辩论“名实”即概念和指称的事物之间关系为中心,以善于辩论而闻名,常常借着辩论“刑(形)名”的关系来反驳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尹文等。而韩非子虽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却也在著作中多次借用“名实”的说法,如《韩非子●定法》中提到:“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功名》中提到:“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韩非子●奸劫弑臣》中提到:“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这里应当注意的是,韩非子在这里并非是对道家、儒家还有名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而是借用上述各家的观点来论证实施法家思想的必要性。为了实现君主“无为而治”的“道”,而同时又面临着群臣和百姓的“性本恶”,那么就需要明确“名”“实”相符,通过“奉公法,废私术”、“奉法者强”来实现“国富兵强”的“明君之道”,归根到底就是要运用“法”来治理国家和军队(在当时治国和治军的界限并不像后是那样明确)。因此,不同于道家重视对“道”本身的追求,韩非子更重视“无为而治”的“治”的效果;与荀子主张恢复用“礼”来约束人性所不同,韩非子主张通过确立并严格执行“法”来惩恶扬善;原本属于名家思想的“刑(形)名”之说,经过韩非子的论述被赋予了法家色彩,而至于在后来竟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法学概念。此外,诸子中的其他各家对韩非子思想的形成也有着影响,并且在他的著作中也有所体现,不再赘述。

59、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商鞅和韩非虽然都主张重刑,但是这个主张的背后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减少违法犯罪和作奸犯科的行为,只有如此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60、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61、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国人。 王弼能言善辩,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玄学大师。 在学术思想上,提出了“贵无”的观点,认为“无”是事物的本源。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制”。在哲学认知论上,提出了“得意忘言”,并论证了《周易》的言、象和意的关系。

62、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63、这要分两个评判视角,一个是仅在此传范围谈,一个是仅对比《道德经》和《韩非子》这两本书谈。为方便读者理解,只从后个角度,略谈八个方面:

64、“法家”学说是一种纯粹功利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加以证论思辩,强调刑名之术,以效忠君王之权为归依。

65、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

66、⊙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67、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上一篇:用后继无人造句精品好句72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