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席勒的美学思想 1、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2、 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最好的......
席勒的美学思想
1、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2、 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比较。马克思在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问题,如“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最高的人道主义以及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之类重大问题,正是席勒所接触到而且努力要求解决的。马克思在一些论点上可能受到席勒的启发,但是马克思和席勒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分歧。读者会发见这种比较对于美学史的研究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
3、正如席勒所言,“怎么才能是美”——是理性与经验无法教导我们的,这正道出了游戏冲动的主体性或者作为一种意义与价值的特殊性,其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不仅仅是相并列的关系,而且是完满人性的体现。
4、从席勒对感性冲动论述中所涉及的时间特性来看,其真正的意蕴是——感性冲动虽然也体现为“长时间的延续”但唯其是一种为了物质满足而起的“激情”,而且这些“激情”的满足是瞬间的,一个“激情”被满足,其它“激情”又继之而起,因而席勒把这种感性冲动称为“变化”,其实也就是由不停歇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导致的“促逼”“紧迫”“冲动”的感觉或者行为本身,这种感觉与行为本身的原本状态就是“时间”或者就是“时间性”,也就是感性冲动自身作为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并不是说“因”自身是无时间性的,它只是引发感性冲动过程的一个“出发点”或者“点”,“因”自身就是一个意向性的活动,而且其存在的状态不仅是绵延着的、持存着的,而且“因”在“果”之中是作为一个推动力在持续地起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与“果”之间就不仅仅是由一方决定而触发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因果”相续且“因”在“果”之中呈现出来,因而,两者就再也不是可以截然分立的两者,尤其是“因”不再是优先于“果”或者甚至可以完全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统整地体现为一个行动级,隶属于一个意向性行为。这种涌动着的感性欲望本身、感性冲动本身正是主观时间原发性的或者源始的现身。
5、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人的物质欲望日益膨胀,许多人道德价值沦丧,人的自然本性不断遭受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分离而发生改变。产生这些后果的关键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人们心中丢失了原有的精神支撑,导致道德的沦丧最终造成人性自由的缺失,人在自我束缚与技术束缚下成为毫无血肉生命的人。由此可知,要真正实现人性的和谐完整必须找到自我价值判断的引领方向,即找寻精神的力量,这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引导,是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一个人的思想根基,民族精神在个人选择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就要重建自我价值观,从而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的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所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持人性自由始终是重塑民族精神的首要原则。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对于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二者的核心都是找寻丢失的自由之魂,唤醒内心的信仰,对破碎的人格进行重新整合。审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性完整,民族精神的本质在于作为人自我心中的精神的支撑而存在,二者在核心发展中实现相互融合,从而消除人性异化、回归本真状态,在审美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信仰有道德的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实现自身的完整发展。
6、2016年辽宁省社科基金资助、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立项项目“唯物史观三重实践基础的文本梳理与解读”的阶段性成果。(席勒的美学思想)。
7、要成为活的形象,就需要他的形象是生活,他的生活是形象。在我们仅仅思考他的形象时,他的形象没有生活,是纯粹的抽象。(77)
8、康德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调和的非彻底性,在席勒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二者在美的领域内的和解。正如黑格尔所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哲学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于是席勒把自由从康德式的、高不可及的形而上学拉向了大地,认为审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9、(1)(德)席勒著;冯至,范成大译:《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10、到了20世纪,蔡元培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产生了巨大影响。
11、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12、欢迎赐稿,来稿请邮寄一份纸质稿到: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邮编:200062)。并另发送电子版本到:TSLA@vip.1com。 《文艺理论研究》是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刊,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创立于1979年5月,是新时期以来成立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之一。《文艺理论研究》创刊于1980年6月,杂志挂靠华东师范大学。刊物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目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学术期刊”,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23家考核优秀期刊之一。2012年,刊物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于2013年接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刊物文种为汉英文,每期刊发英文文章,并与以下国际刊物签有交换出版文章协议: 1) ComparativeLiteratureStudies 2) Neohelicon 欢迎关注本刊主页: http://wyll.cbpt.cnki.net
13、美学,一般而言是指有关美术的哲学,包括艺术的发生论、接受论以及各个哲学家或美学家的关于艺术的学说,比如鲍姆加登、康德、席勒等等.美学一般会从古代开始写,一直写到近现代,所以也算是美学史.有时候美学也指某位哲学家的专门性著作,比如黑格尔的《美学》,席勒的《审美书简》,还有马克思主义美学,等等。
14、席勒与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美好生活的价值在于,美好生活并不是享有权力和财富占有等物质层面肤浅的自我满足,而是一种包蕴美感、更为高级的生活形态,审美可以在平淡朴实的日常生活中彰显出美的价值,通过各种展现美感的审美活动激发人的创造性,追求一种更为自由的生命体验,从而在单调的现实中学会享受幸福和自由,也可以说,美好生活的实质就是学会追求包含美感的生活。人一旦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远的,只要人能感觉到幸福和自由,哪怕只是一瞬间,也就在无形中完成了审美的过程,像这样真正包含美感的并使得个体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所以,审美始终以实现人性幸福和自由为旨归,并且成为美好生活在实现过程中的精神指向,也是人性追求精神自由的关键环节,美好生活在审美的指引下由“好”的生活中走向“美”的生活,也就是在审美中走向真正的自由王国。
15、 就一般说,素朴诗属于尚在自然状态的古代,感伤诗属于已开化的近代。但是席勒承认古代也可能有感伤诗,例如罗马“贺拉斯那位开化而又腐化的时代的诗人歌颂他的台伯河畔的宁静的快乐生活,他就可以称为这种感伤诗的真正的开山祖”。近代也可能有素朴诗,莎士比亚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席勒谈到他早年初次接触到莎士比亚的情形说,“我简直气愤,看到他那样冷酷无情,居然在最高度的激情中开起玩笑,用小丑的戏谑来破坏《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等剧中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多年的仔细研究之后,他才学会喜爱莎士比亚。他追究“这种幼稚判断”的根源说:“对一些近代诗人的认识把我引入迷途,使我先从作品中去找诗人,去探望他的心,去和他在一起来就他的题材进行思索,总之,从主体去看对象。使我难以忍受的是这位诗人决不让人去捉摸到他,决不肯回答我的问题。”此外,在席勒的心目中,歌德完全从感官和客观世界出发,颇接近素朴诗人。他认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以素朴的方式来处理感伤的题材。这些事例似可说明素朴诗和感伤诗的分别(实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别)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统一的。上文已经提到,席勒看到了统一的可能性,可惜他没有详加阐明。
16、席勒的贡献在于既看到了感性与理性呈现为时间性行为的对立,又看到了两种冲动并不是非此即彼式的对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第三种冲动可以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立提供全新的解决途径,也就是说在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分属两者的交叉领域,这个领域虽然同时具备感性与理性两种属性,但是却不能使用单纯的、非此即彼的感性与理性所具有的属性去对其进行探究与描述,这一领域就是席勒所说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如果以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方式去描述这一领域的属性,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要么认为是理性化的感性,要么认为是感性化的理性,也就是说,还是以感性或者理性中的一者居于主导地位的方式来进行的思考,其实这一领域的存在自身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并不是由孤立存在的感性与理性两种要素构成的,是不能进行分解的。这一领域就是审美活动。
17、第游戏冲动之中的理性因素与纯粹的形式冲动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就自身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而言就是感性的、时间化的,而且这一感性的、时间化的过程也同样是由更精致的、富于个性的、更强的形式所奠基的。而且,上述这两个方面可以凝结为一个维度,那就是——游戏冲动是一种愉悦的、富于意义与价值的且有特定的、精美的形式来进行直观显示的涌现性的、绽出性的时间性活动。
1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257-0254
19、席勒就如一个医师,力图以调和为手段来消除人的腐朽与粗野,但是调和仍然只是席勒对人的完美设计的初始阶段,而将人塑造为他所想象和设计的理想状态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理想状态可以有多重命名,席勒曾经称之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等等,一言以蔽之,可以称为“完善”。这种完善意味着线性时间的终结,意味着普遍运动的停滞,意味着顶峰和不能再超越的至境。这是席勒对于人类的最重要的期许和努力,具有一目了然的虚幻性和理想性。
20、(1)《歌德谈话录》,1928年12月16日。
21、席勒认为,如果不能实现上述两种冲动的理想状态,那么,就自然会导致两者之间的相互僭越,他说:
22、1985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附范大灿译《论崇高》。
23、在席勒看来,希腊人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自由的创造精神,有着这样和谐的人性,原因之一就是那时的政治制度还没有造成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人与集体在总体上是一致的。“每个人都享有独立的生活,但如果需要的话,他也能够与整体合而为一。”
24、这就是说,在希腊时代,人与外在自然还处在统一体,所以能如鱼与水之“相忘于江湖”(用庄子语):人的内在自然(感性与理性功能)也还没有分裂,人体验到为人的快乐,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认识到自然,所以人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道本身,是人物和行动。这是他们的人道主义。他们看自然,也“努力使它接近这个原则”,所以把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平静的必然转化为活动的自由。这正是产生素朴诗的心理情况。
25、但是席勒显然不满足于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二元世界中探讨人的解放问题,因为在他包括无数以前的哲人看来仅仅仰赖于“灵、理性、精神……”或“肉、感性、物质……”都无法让人进入更加完善的境界。因此,摆在席勒面前的路径有要么在人身上发掘二元以外的“第三元”;要么寻求二元的融合再生。对此,应该说席勒所选择的是一条兼容折中的路,为了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他创造了“游戏冲动”(Spieltrieb)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人同时有这双重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绝对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完全地观照到他的人性,而且那个引起他观照的对象,对他来说就会成为他那种已经实现的规定的一个象征,因而……也就成为无限的一种表现”。可以看出,在席勒的描述里,游戏冲动的出现取决于一种“双重的经验”,用席勒的说法就是既意识到自由又感觉到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这样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统一状态。而游戏冲动既与感性冲动、理性冲动相悖,但又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经过一系列辩证的推论,席勒创造出的“游戏冲动”成为他建筑审美教育大厦的基础。
26、“自席勒的时候起,现代的头脑即已意识到,关于世界中有神的存在的观念已经丧失”,席勒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般所说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动时期,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与改造。具体来说,前现代社会在政治结构上是以皇权、神权为核心的,其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是对皇权、神权,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差序社会的神秘化与神圣化。而现代社会的政治结构上则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对皇权、神权的颠覆和消解,对个人权利的肯定和伸张就成为各类思想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方面,前现代社会的经济往往是脆弱和小规模的农奴经济、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这些都不足以催生出更加强大的利益集团从而对神权、皇权、贵族权力提出挑战,由于规模狭小也不足以形成广泛而复杂的交往行为从而构成文化上的冲击。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资本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事实,就必然因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和文化上的巨大冲击而构成“交往—选择”问题。在文化方面,前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整一性与封闭性,只要不是以多元的政治力量为后盾,就难以形成百家争鸣式的文化竞争、文化博弈关系,传播上的诸多限制与低效率必然导致文化的不发达,同时文化所遭受的政治压迫也相对巨大。而在现代社会,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已经成为普遍承认的原则,更关键的是,对文化、信仰的个人选择的至上性也获得了广泛的承认,这就使得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促成了文化的发达。
27、2008李光荣席勒:美育书简重庆出版社《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收录。
28、因此,自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关系而言,教育与教化活动所要做的就是要在感觉与理性两个功能上进行并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根基与源泉当然集中地体现于时间,席勒说:
29、 这篇论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在近代是第一篇论文,认真地企图确定古典主义文艺与浪漫主义文艺的特征和理想,给予它们以适当的评价,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可能性。我们从下文将可以看出,席勒的“素朴诗”就是古典主义的诗,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他的“感伤诗”就是近代诗,也就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德在《近代哲学的影响》一文里谈到席勒的这篇论文起于席勒和他自己由于对自然和对希腊文艺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并且对这篇论文作了这样的评价:“席勒在这篇论文里奠立了美学的全部新发展的基础;因为‘希腊的’和‘浪漫的’,以及所有其它可能发见的同义词,都是由这个讨论中派生出来的,原来讨论的主题是现实更重要还是理想的处理更重要。”从此可见,歌德也把这篇论文看作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出发点。
30、也就是说,当描述一个审美对象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寓杂多于统一”“杂而不越”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们基于这一对象获得了“流畅”的完美的、完善的、理想的美感,而且这一美感当然就是一个内时间意识过程。这种“流畅感”体现为——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作品所吸引,我们具身投入到这种陶醉之中,其状态之纯粹、纯美、坚固、圆满,以至于——“没有时间能够侵入的空隙”。这正是席勒侧重从流畅的内时间意识角度来深入分析审美活动、游戏冲动及美育活动理想状态的一个坚实的始基。
31、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100044)
32、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33、在伊藤的观点里,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的是“绝对否定者”,而非“观赏”。所谓的相遇“绝对否定者”,简而言之,即一个人,当他与对每天生活的日常世界(“作为被赋予的现实”)来说是外在的、超越的某种东西相遇,而从日常性中被拉出来,并确立起(现实被对象化)非日常性的视点。相比之下,审美的范围显得狭义。还有,虽然我们确实能在审美中感到超脱,但是关于“为什么有审美心境”的问题,席勒的答复只能是“人的审美心境是自然的赠品”,又将答案推向神秘与未知。
34、 他所用来处理题材的那种冰冷的真实简直近于无情,他专心致志地对着他的对象。……他隐藏在他的作品后面,他自己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一个读者对于他的作品或是没有本领去了解,或者已感到厌倦,才会追问到他本人如何。
35、在席勒看来,游戏冲动之所以在时间性的呈显状态上与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有着本质的、显著的区别,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他说:“感性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最广义的生活,这个概念指一切物质存在以及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本义的和转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特性以及事物对思维力的一切关系。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种普通的说法来表示,可以叫作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一言以蔽之,用以表示最广义的美”(76-77)。具体分析这一段文字,并与三种冲动之间在时间性上差异相连接,就可以知道——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为广义的生活或者直接呈现于感官的物质,因此,这些对象的根本特性就是变化无常的,因此,感性冲动就会去急迫地追逐这些对象,造成在时间性呈现上的迫切、急切、促逼、短急,其实也就是感性欲望自身的迫切、急切、促逼、短急;而形式冲动的对象则是只能使用抽象思维力才能把握的普遍性的形式,其在时间性上的体现自然就是无时间性的;而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在这里,“活的”所指的绝不仅仅是对象自身,而是指一个纯粹的、完全的、生动的审美体验或者审美活动,或者说,这一对象是“活的”——是审美主体感受到的,且“活着的形象”的意味在于兴发着的、涌现着的、绽出性的并以艺术作品作为欣赏对象,在这种前提之下,才会把这一审美活动之中的对象描述为——“活的”。
36、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比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永远是最可爱的;因此它们在我们心中就引起一种伤感。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理想的最高度的完成,所以它们激发起一种崇高的情绪。
37、在席勒的描述中,“人”得到了全新的定义,“人从感官的轻睡中苏醒过来,认识到自己是人,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在国家之中。在他还未能自由选择这个地位之前,强制力就按照纯自然法则来安排他。但是,这个强制国家仅仅是由自然的规定而产生的,而且也仅仅是根据这一自然的规定而计划的。人是有道德性的,因而他过去和现在都不会满足于这个强制国家”。这也就是说,人出现之后,就遭到了“强制力、自然法则、强制国家”的规约和限制,“人”在席勒那里是背负着镣铐登上历史舞台的,由此,审美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美神借助于诗艺来展现真理,将自由赋予人类,并复归自然。“现在,兽性的界限变得模糊/人道浮现在开朗的前额上/思想,这个庄严的陌生者/从惊讶不已的大脑里往外奔冲/现在,人已经站起,对那些星星/指着君王般的脸庞/他富于表情的眼睛向着崇高的远方/仅仅对太阳光致敬鞠躬/微笑在脸颊上绽放/充满灵感的游戏的声音/扩展成为赞歌传颂/在湿润的眼睛中情感浮动/系上充满秀美的腰带/笑话就宠爱地对活泼的嘴唇迸涌。”正是“借助于审美体验,人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心灵的解放感,因而,审美体验总是人的自由意识的呈现,它只想人类解放的目标:生命的自由”。
38、感性冲动的放松必须是自由的行动,即人格的活动,它通过它的精神的强度来节制感性的强度,通过控制印象使它不能向深处发展而让它向广度发展。性格必须给气质规定界限,因为感性只可由于精神而消失。同样,形式冲动的放松也绝不可是精神不起作用和思维力或意志力疲竭的结果,这种结果会使人堕落。感觉的丰富性必须是它的光荣的源泉。(70)
39、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都是人生内在价值与意义的体现,只不过这两种冲动虽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各有其弊端,比如感性冲动的必要性体现在生存之中对物质的必需与苛求,在时间性上的体现是易于变化——其实是主体对于物质对象寻求的变化,其弊端在于只是满足于眼前的、瞬间的、现在的需要与冲动,也就是说,感性冲动的价值与意义虽然绝对必要,但是其只能满足基本的、来自于天赋与本能的冲动,这些冲动在时间性上的体现就是没有可待提升的境界,没有可供修养的余地,在此所使用的“境界”与“余地”虽在字面上来自于空间,其真正的含义却在于时间性,因而也就没有充裕的未来,最为根本的根源就在于其价值与意义虽然必不可少,但是其可能性却是极其贫乏的。
40、批判完异化劳动和官僚政治之后,席勒随即转向远离日常问题的理智化和过于专门化的科学:"当思考的精神在观念世界里追求不可丧失的占有物时,它在感官世界里必然成为一个异己者,为了形式而丧失了物质。
41、(11)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五六页。
42、(18)德文moralische包含“道德的”和“精神的”两个意义。
43、18世纪的德国是人心涣散、环境极其恶劣的国家,人的本性被腐败的封建专制无情剥夺,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表明,狂妄的杀戮暴露了革命的粗暴和野蛮,现时的国家制度和现实状况成为人性分裂的祸根,焦虑和彷徨成为那个时代公民最真实的内心写照。正是在这样残酷的社会背景下,席勒始终向往古希腊人美好的人性,他认为古希腊人的完整性就在于他们将自己的人性与现代文明做到恰到好处的相融,他们处在一种单纯进步的文明状态中,并且将感性和理性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人们没有像古希腊人那样保存自己的尊严与智慧,以至人的本能由于封建的国家制度遭到严重扭曲。所以席勒提出:“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人们必须通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对席勒来说,现实的人性分裂严重阻碍了人性自由的实现,而只有审美道路才可以使碎片化的人格实现完整。“美所以能成为一种手段,把人从质料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的存在,这并不是因为它帮助思维(思维包含着明显的矛盾),而仅仅是因为它为思维力创造了自由,使思维力能按照它自己的法则来表现自己。”
44、席勒从德国现实情况出发,提出腐败的封建专制使人完全丧失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与协调,人长期处于两种情感的各执一端中走向分裂,这种分裂使人最终不是走向兽性的粗暴就是走向道德的颓废。席勒以古希腊人美好的人性为蓝本,倡导将时代特征与人自身的尊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人性完整与和谐。所以他从人性的自然本性入手,将有限本质的人划分为人格和状态两种概念,由此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法则,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形式冲动)。由于人是人格和状态的有机统席勒将这两种冲动进行整合,提出游戏冲动说,这是席勒提出的通过审美实现人性完整的重要思想。游戏冲动是人对物质需求和内在法则的统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统“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集合体,作为实在与形式、需求与自由、情感与精神、有限与无限的统既是人性的圆满实现,同时也是美的发生和完成”。席勒将游戏冲动说的对象定义为“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总而言之,用以表示在最广的意义上称为美的那种东西”。显然,席勒从游戏冲动中深刻挖掘人双重天性的统并且使之在美的形象中使人的自由本性和审美自由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既消除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性,同时突破了封建制度对人的统治性,克服人性分裂,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实现人性自由的复归。“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整的人,使人的双重本性一下子发挥出来。”
45、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与“抽象”相对立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其具体的含义正是抽象的范畴或者观念,其实,与“形式”是基本同义的。席勒说,当范畴或者观念变成生活自身,或者说,观念与范畴的原本的、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自身正是感性的生活本身,而且是愉悦性的,那么,这就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
46、由此看来,较之于在图宾根结为挚友的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对未来的憧憬,席勒的这部作品已经领先了一步。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derMittei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席勒在第二封信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一步,是否不合时宜,"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席勒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暗含着这样的答案,即艺术本身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达到真正的政治自由的中介。教化过程与个体无关,涉及到的是民族的集体生活语境:"只有在有能力和有资格把强制国家变换成自由国家的民族那里才能找到性格的整体性"。
47、(6)审美要根据主体的情感(被动因素),所以美也标志“主体的一种情况”和“作为”。
48、席勒提出,“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美,而美是活的形象。根据这种冲动,人将努力使变化与持恒、接受与创造相结合;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将互相抵消,感性和理性互相调和。现实中的人存在于两种状态中: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美在现实中的作用,根据它作用的对象,即人在经验中的不同状态,对紧张状态具有溶解作用,对松弛状态有振奋作用。提出“自由心境”,在这种心境中通过感性规定和理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种心境中感性和理性同时活动从而彼此抵消,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状态叫做审美状态。美在心绪中不产生任何具体的个别的结果,只是给人以自由。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再把由于人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被规定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从审美状态可以向任何更高的阶段发展。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想、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建立起美的假象王国,在这里人摆脱了一切(包括物质的与道德的)强制,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它的基本法则,平等的思想得到实践。
49、所以,这是席勒思想上的一种不明晰性,或者说,他颠倒了思维的顺序。在根本上,他还是没有把游戏冲动首先作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行为或意向行为来看待。不过就席勒思想的工艺来看,他还是意欲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分裂与不可调和入手,来自然而然地把游戏冲动引入视野,从而能够凸显游戏冲动的意义与价值之自然与重大。
50、人性既受来自“感性冲动”,即来自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来自“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
51、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迫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52、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53、席勒不惜把最高的评价加诸希腊人身上,希腊人被想象为人的初始、完美阶段,他们先天所拥有的种种才能、品质没有被剥夺或片面地使用,其一切品质都是混合、均一进而完整的。从中可以看出席勒对“人”的赞誉和自信。“希腊人”既然能够成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和目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人”的一种历史资源和未来可能性,也就是说人无论在遥远的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够达到这种完整、和谐、统一的境地。这也意味着前文中对“近代人”的评价貌贬实褒,也即近代人的不良现状源自外在条件的变换,通过改变或者抵消外在条件,近代人就可以恢复到曾经的完善状态。
54、┈┈┈┈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
5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王庆杰、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56、在席勒看来,游戏冲动是消除人性中两元对立诸因素的对立并形成全新的统一体的、使人性趋向完满的活动。这一活动虽然跟形式冲动之中的理性以及感性冲动之中的经验都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席勒说:“怎么才能是美,人性怎么才能存在,这不管是理性还是经验都无法教给我们”其根源就在于——在“理性”与“经验”之中,都必定会产生“限制”,而完满人性的实现却要突破任何“限制”,他认为,自“理性”而言,审美的状况是——“理性根据先验的理由提出要求:应在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之间有一个集合体,这就是游戏冲动,因为只有实在与形式的统偶然与必然的统受动与自由的统才会使人性的概念完满实现。理性必然会提出上述的要求,因为它就是理性——因为按其本质它极力要求‘完满实现’,要求排除一切限制;但是,这一个或那一个冲动的任何排它性的活动都不允许人的天性完满实现,都要在人的天性中建立一种限制。只要理性据此做出断言:应该有人性存在,那么它因此也就提出了这样的法则:应该有美”(77-78)。而自“经验”而言,审美的状况就是——“是不是美,经验可以回答我们,而且只要经验给我们以教导,我们也会知道,人性是否存在”
57、在根本上,席勒在论及感性冲动、形式冲动中的时间性问题时的唯一出发点是人的价值与意义,其最为可取的思想维度是把价值与意义与时间问题完全交融起来,也就是——只有在时间的角度谈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才是合理合法的,也才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价值与意义如果不能在现实中得以体现,如果价值与意义不趋向于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谈论价值与意义就是完全荒唐无稽的。价值与意义正是时间得以绽放的可能性,充实的、有意义的人生正是意义与价值得以显现的动态的、涌动着的过程。
58、尽管人格的完满永远无法实现,人类中的有责任的觉醒者还是孜孜不倦的进行着人格的补完。人格,人类永恒的主题。席勒是他所在的时代的积极探索人格补完者之一。
59、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60、(12)康德还只能把统一作为抽象概念来了解,而且作为主观思想活动的结果来了解。
61、秉承以美育人理念,发扬艺术精神,倡导人文关怀
62、因为世界是在时间及变化中延伸的,因而那个使人与外界相连的功能如是完善的,它就必然有最大可能的变化性和外延性。因为人格是在变化中固定不变的,因而那个抵挡变化的功能如是完善的,它就必然有最大可能的独立性和内向性。(67-68)
63、在西方美学史上,继奥古斯丁从神学美学与否定审美价值的角度对时间性问题进行首次专题性论述之后,席勒是首位从审美活动的正面价值角度,全面系统地深入探究时间性问题的美学家,且把时间性作为美学思想的机杼之一。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大张旗鼓地建立系统的、纯熟的主观时间哲学、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基于意义而涌现与兴发的本有时间哲学并完全实现西方美学史的时间性转向之前,席勒在此思想领域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64、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最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
65、与“活的”相反的则是“死的”“不动的”,也就是与感性冲动的变化无常、形式冲动的无时间性相对立。因此,席勒说,在这里所说的“活的”并不仅仅限于生物界之中“活的”生物,而是就意义或者价值有没有体现为兴发着的、涌现着的生活或者人生而言的,也就是说,意义或者价值自身呈显的原初的、原发性的状态正是兴发着的、涌现着的时间性过程,他说:“一块大理石虽然是而且永远是无生命的,但通过建筑师和雕刻家的手同样可以变成活的形象;而一个人尽管有生命,有形象,但并不因此就是活的形象”大理石如果被塑造成了维纳斯的形象,那么,大理石的材质就会消融于维纳斯鲜活的形象之中——而当我们这样陈述维纳斯的时候,当且仅当是我们正在凝神观赏维纳斯之时,也就是说,既有一个愉悦的审美活动得以诞生,又有一个美丽至极的女性形象存在于这一审美活动之中。但是,如果一个人如果只是满足于眼前的欲望寻求或者只是满足于对纯粹客观真理的寻求,那么,作为一个人并不就是“活的”。至此可知,“活的”所指的正是那些奠基于特定艺术作品材质或者结构之上的、兴发着的、涌现着的内时间意识过程,而且这一“活的”过程自身就其肌质而言是纯粹的、无杂质的、流畅的。席勒说:
66、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样特别关注人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步摆脱贫困状态,给人们带了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然而,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被无限膨胀的欲望所掌控,技术理性控制下的社会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潜在的异化环境,不断腐蚀着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一步步堕落为技术的侍从,思想出现严重的偏颇。人们追求快乐原则的本能也随之被个人欲望所代替,只顾眼前看似繁华的物质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却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资本家也开始转变对公民的剥削方式,在一片看似祥和的社会背景下对人进行肆意操作和控制。由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引起马尔库塞的关注,他深刻批判了现代发达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弊病,指出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主导的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种病态社会使所谓的现代文明束缚了人的本性,人变成机器的奴隶,原来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完整的人变成了只追求无止境物质利益的“单向度的人”,人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发展的爱欲本能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压抑。在这种情况下,马尔库塞在吸取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并且指出科技理性主导的社会用现实原则替代了快乐原则,人们在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蒙蔽下逐渐丧失纯真本性,人性开始出现全面异化。
67、席勒认为,两种冲动之所以看起来是对立的,是由于“它们各自误解了自己,扰乱了它们各自的范围,因而违背了天性才出现这种情况的”(66-67)。也就是说,这两种冲动之间并不是一种本原的、必然的对抗关系,否则的话,席勒说:“除了使感性冲动从属于理性冲动以外,自然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顺势推导下去,席勒认为,由此只能产生单调,而不是和谐,人就仍然是永远继续分裂。席勒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见解是——“这种从属关系是必要的,但是是相互的;因为虽然限制不可能建立绝对,就是说,自由绝不可能依赖于时间。但这一点也是确定无疑的,绝对也绝不可能通过它自身建立限制,时间中的状态不可能依赖于自由。所以,这两个原则彼此间既是从属关系又是并别关系,就是说,它们是处在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形式就没有物质,没有物质就没有内容”“从属且并列”——这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关系。
68、但是,席勒在整体上还没有把“时间”理解为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或者“时间特性”或者由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时间特性”呈现出来的“时间”,他还是把时间理解为孤立地存在于人类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人类活动只是利用时间作为一个标准或者尺度来衡量自身。就整体来看,在《审美教育书简》之中,席勒把“时间”理解为前后相继的运动,当然,这种“前后相继”观念已不同于对时间进行空间理解的“客观时间论”——即依据物体在空间中的绝对匀速运动所制定的时间,其所指的是“因果相继”这一时间特性——即感性冲动所引发的行为,这种时间观显然离社会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形态更为切近,当然,席勒还是把这种时间理解为孤立存在的“瞬间”,而不是把“因果相继”理解为一个行为自身内在的先天时间特性,因而,席勒把感性冲动的时间性表述为——“感性冲动”充实了“时间”,表述为——“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以及“充实了内容的时间”。
69、因此,席勒也是在这种假定中展开了对游戏冲动的思考,他说:
70、(Schiller,Friedrich.LettersontheAestheticEducationofMan.Trans.Feng,Zhi,andFan,Dacan.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19)
71、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72、如果把席勒的上述话语进行现象学式的时间性哲学转换,那么,就可以陈述为两个方面:
73、1963曹葆华美育书简(选译)《古典文艺理论论丛》第5册简》英译本,并参照《席勒全集》
74、这就是说,人类在童年时代是与自然一体的。近代社会情况使人类与自然分裂对立。失去了童年。自然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表现我们失去的童年,失去的那种纯洁天真的自然状态,那种“完整性”和“无限的潜能”,因此喜爱之中不免夹杂“伤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表现我们的理想,即通过“文化教养”(审美教育),又回到自然,恢复已经遭到近代文化割裂和摧残的人性的完整和自由,因此喜爱之中带有“一种崇高的情绪”。在这段话里席勒指出了感伤诗人的产生原因和心理特征
75、根据席勒对人的理解,人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可在人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变动不居的,称为人的状态”。这种二元观念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灵—肉”二元观念,不难看出席勒对“状态—人格”的区分也是这一古老思想之树所结出的果实。
76、席勒认为,不仅物化的经济过程像一架精巧的钟表,使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脱节;独立的国家机器也是像钟表一样机械的运转,它使公民成为异己,并通过"划分等级"把公民视为统治对象而纳入冷漠的法则。
77、(Heidegger,Martin.BeingandTime.Trans.Wang,Qingjie,andChen,Jiaying.Beijing:SDXJiontPublishingCompany,200)
78、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的概念可以统摄这两种方式。如果说这个更高的概念与人道观念叠合为那是不足为奇的。
79、在以上陈述中所出现的“变”与“不变”“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与“废弃时间”“演变”与“绝对存在”以及其后出现的——“感觉”与“理性”、“偶然”与“必然”等成对范畴之间在游戏冲动之中的融合,在席勒的表述里显得晦涩难解,玄奥异常,其原因就在于席勒还没有把游戏冲动作为一种原发性的生活体验本身加以把握,尤其是把时间观提升至——时间性其实就是原发性的生活体验本身的呈显状态而已,只是这一时间性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游戏冲动之中有着不同的体现。而席勒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对不同文化价值或者活动之中的时间性体现进行了具体论述与对比。
80、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极力提倡再探人之本性的文化运动,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尝试恢复古代的理想人性。所谓古代的「理想人性」,是指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公元前43)和塞内卡(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所建立的有关「人之典型」的观念(Ideaofhumanideal);此观念规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意义——亦即「人格性」(Personality)一词的内涵:人应通过自身之精神性(即理性思考)和物质性(即身体感受)的统合运作而去实现福德一致的圆满生命。这种理想人性的观念曾于中世纪长时间隐没在以信仰为本的基督教神学-哲学的权威之下,直至文艺复兴时期(TheRenaissance),在人欲超越神权控制、建立自身之存在尊严的企图下,它才通过古代哲学的复兴而重新受到重视,从此不仅成为该时代之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更影响到整个近代之哲学人学(PhilosophyofMan)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启蒙时期的文化运动。
81、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82、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生。
83、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席勒所思考和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庞大的、根本性的。在席勒目力所及之处,艺术的、审美的问题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远不足以覆盖他的一切思考。
84、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85、人之本性的二元分裂和对立,使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性迟迟未能真正实现;直到康德提出「判断力」(PowerofJudgement)的理论,二元论难题似乎才可能被消解。严格说来,康德并不依循传统二元论的路线去处理人之心与身沟通的问题,但是,在他明确分判纯粹理性(为物质自然设立必然法则)和实践理性(为人之实践行为设立意志的自由和自律的法则)二者各自独立支配的领域之后,即必须面对以下问题:人如何在具体的存活中——即由物质性身体和精神性心灵共构的具体生命——使受制于自然法则的身体能与自由的心灵相互配合,一起完成统一之人格性的养成?
86、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中心,这与席勒的游戏冲动说相比,虽然都是对人自由本质的追求,但与游戏冲动说所主张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不同的是,爱欲解放论主张释放人的爱欲本能是实现人自由本质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提出,“爱欲的目标是要维持作为快乐主—客体的整个身体,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有机体……这个目标还产生了爱欲自身的实现计划:消除苦役,改造环境,政府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直接源于快乐原则,同时,它们也是把个体联合成更大统一体的努力”。马尔库塞提出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相似,但马尔库塞的出发点是提倡爱欲的全面解放而不只是劳动的公平。由此,马尔库塞提出解放人性异化下爱欲的途径就是消遣,“消遣的基本特征是,它是自在地起满足作用的,除了本能满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消遣功能的产生和运作是人性异化的解脱方式,消遣作为一种心理满足手段使人感到极大的放松与愉悦,实现爱欲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