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赞美托尔斯泰的名言 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3、 春蚕到死......
赞美托尔斯泰的名言
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3、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赞美托尔斯泰的名言)。
4、19)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5、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6、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7、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
8、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9、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10、而如同老包,如同被他的书深深吸引的小公园首领,托尔斯泰也有自己的执念。
11、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12、托尔斯泰生长在一个古老的贵族伯爵家庭中,自小接受了贵族式的启蒙教育。童年生活使他养成了沉思默想的性格,对人与上帝问题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问。进入大学后,他又对文学和道德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受到卢梭思想的深刻影响。出于对学校教育的不满,他退学后回到自己的庄园,着手进行农事改革,但由于得不到农民的理解而失败。之后又有过短暂的上流社会生活经历和六年的军旅生涯,以及创办学校等经历,道德完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的内心。1862年,他与莫斯科名医别尔斯的女儿索菲亚结婚,婚姻生活减轻了他思想上的苦闷,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13、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4、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15、1)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
16、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为了哄他们入睡。我们给大人讲故事,为了让他们醒来。
17、第二部分(⑥-⑨):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18、咒诅使人振奋,赞美使人轻松。—(英国诗人)布莱克
19、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将晚年托尔斯泰面部表情的变化形象地说成“悲凉之地解冻”,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事实上,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定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主张从宗 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联系上文,可以说他此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0、6)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托尔斯泰
21、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2、最危险和有害的口头语之一是——“大家都这样”。许多情况下人作恶是出于自己的肉欲,而更多的情况下人作恶是为了得到赞赏,为了世俗的荣誉。当你很难或者几乎无法弄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做他正做的事时,那么请你相信,他行为的动机——就是希望获得世俗的荣誉。大人摇晃婴儿,不是为了防备外界因素引起他哭闹,而是为了使他无法哭闹。我们面对良知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压抑良知的声音,乃是为了讨好他人。我们无法使良知平静下来,而是力求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种效果:对它听而不闻。
23、①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24、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5、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26、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